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运转不平衡设计中的小齿轮角度控制策略

2023-12-27 08:49:05·  来源:汽车测试网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迅猛,传动系统的设计成为关键领域之一。在设计中,小齿轮角度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低载荷和扭矩情况下,设计较小的二次万向节激励相对容易,但随着载荷和扭矩的增加,设计者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悬挂系统参数的优化,特别是后部悬挂的角度调整,来实现对小齿轮角度的有效控制。


挑战与解决方案

在高负载和扭矩情况下,小齿轮角度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后部悬挂系统的参数,特别是万向节角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悬挂系统,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齿轮角度的变化。具体而言,通过后悬架的回转振动率调整,可以限制传动轴扭转的最大值,确保小齿轮角度不发生过大的变化,并保持后等速万向节的角度稳定。


标准与规范

为了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与规范。EAO(工程师联合组织)已经制定了一种后轴回转振动的规范,其中传动轴的角度和独立式后悬架角度等参数得到详细规定。根据该规范,悬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一定的条件,如5度30分的传动轴角度和2度的独立式后悬架角度,以确保扭矩臂悬架在高负载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低传动系激励灵敏度。


控制策略与优化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控制策略来优化小齿轮角度的控制。悬挂系统的控制连接可以采用短跨距要求刚性衬套,以控制齿轮的跨距。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刚性衬套可能对隔振效果产生有限的影响。因此,在控制齿轮跨距的同时,我们还需综合考虑隔振效果,以提高整车的NVH(噪音、振动、刚度)水平。


小齿轮角度的控制对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后部悬挂系统的参数,特别是回转振动率的调整,以及遵循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可以有效控制小齿轮角度的变化。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讨新的控制策略和材料,以提高传动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贡献更多技术进步。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