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全场景作用的电动四驱控制技术:能量域与稳定域的综合管理

2024-03-06 10:30:11·  来源:汽车测试网  
 

一、引言

电动四驱技术作为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在不同路况和驾驶场景下提升车辆性能和安全性的潜力。然而,要实现电动四驱系统的全面优化,需要充分考虑能量管理和稳定性控制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因此,全场景作用的电动四驱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二、能量域与稳定域的综合管理


在电动四驱系统中,能量域和稳定域的综合管理是实现车辆高效运行和优化性能的关键。能量域管理主要涉及电池能量的充放电控制和能量回收利用,而稳定域管理则关注车辆在不同驾驶场景下的横向稳定性和安全性控制。综合管理能量域和稳定域,需要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和系统设计,实现对电动四驱系统的全面优化。


能量域管理:


电池能量的充放电控制:合理管理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既要确保电池的充电速率和放电速率满足驾驶需求,又要避免过度充放电对电池寿命的影响。采用先进的充放电控制算法,结合电池的化学特性和工作状态,实现对电池能量的精确管理。

能量回收利用:利用电动四驱系统的动力回收装置,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收并存储到电池中,提高能量利用效率。通过优化回收控制策略,实现对制动能量的有效回收和利用,延长电池续航里程。

稳定域管理:


横向稳定性控制:在不同路况和驾驶场景下,保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是电动四驱系统的重要任务。采用先进的稳定性控制算法,如车辆姿态调节、横向力分配等,根据实时路况和驾驶员操控输入,实现对车辆的横向稳定性控制。

安全性控制: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动四驱系统的智能控制,及时调整车辆的横向姿态,避免发生侧滑或失控情况,保证驾驶安全。采用预测性控制策略,提前预测驾驶员操控意图和路面情况,实现对车辆的主动安全控制。

能量域与稳定域的综合管理,需要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关系。例如,在提高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同时,需要确保能量的有效利用和充分回收,避免因过度制动而导致能量浪费。因此,在设计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和系统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能量域和稳定域的需求,实现对电动四驱系统的全面优化。


三、全场景作用的电动四驱控制技术设计与实现


在全场景作用的电动四驱控制技术的设计与实现中,需要考虑能量域和稳定域的综合管理,同时结合先进的控制策略和系统设计,以实现电动四驱系统在各种驾驶场景下的高效运行和优化性能。


系统设计:


车辆动力系统设计:包括电机、电池、逆变器等组件的选型和布局设计,以满足电动四驱系统的功率输出和能量存储需求。

传动系统设计:设计高效的传动系统,包括差速器、传动轴等,以实现电动四驱系统的动力传递和分配。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算法、传感器和执行器等,以实现对电动四驱系统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控制策略设计:


综合能量管理与稳定性控制:设计综合考虑能量域和稳定域的控制策略,实现能量的有效管理和车辆的稳定性控制。这包括能量管理策略和稳定性控制策略的集成与优化,以实现全场景下的最佳性能。

预测性控制策略:采用先进的预测性控制策略,基于车辆动态模型和实时环境信息,预测未来的驾驶需求和路况变化,实现对电动四驱系统的智能控制和优化调节。

系统实现:


算法开发与优化:开发高效的控制算法,包括能量管理算法和稳定性控制算法,以实现对电动四驱系统的精确控制和动态调节。

硬件实现与集成:选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单元等,实现对电动四驱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响应。并进行硬件与软件的集成,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实验验证与优化:通过仿真实验和实车试验,验证设计的电动四驱控制系统在各种驾驶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并进行系统优化和调节,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四、应用与展望

全场景作用的电动四驱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动车辆中,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商用车辆等。未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全场景作用的电动四驱控制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为电动车辆的性能提升和智能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场景作用的电动四驱控制技术在实现电动车辆高效运行和优化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管理能量域与稳定域,实现对电动四驱系统的全面优化,将为未来电动车辆的发展提供可靠技术支持,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