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与能源部发布了声明,展现欧盟各国计划与亚洲竞争对手一较高下的决心。他们认为亚洲的电池厂商已经在该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比如,中国的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就是锂电池制造领域的“领头羊”,而特斯拉工厂落户中国之后,中国本土厂商也在为特斯拉供货。

欧洲各国政府都计划收紧尾气排放标准,限制生产及再回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这一举措可能对来自亚洲的电池产品推广构成阻碍。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Peter Altmaier早在去年就放出豪言:“欧洲的电池电芯可不是中国产的‘便宜货’能够媲美的。”
据Altmaier介绍,德国和法国共建的新电池工厂将满足欧洲10-15%的电池需求。到2030年,德国上路行驶的电动车数量将达到700万-1000万辆。欧盟委员会也表示,到2025年前后,欧盟电池电芯市场的市值将高达2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
可是,来自亚洲竞争对手的挑战也很棘手。宁德时代已经在德国图林根州建立了一家电池工厂,其电池产能约为16GWh。2018年,宁德时代就表示,该公司要“更靠近”宝马、大众和戴姆勒的工厂,以便于为其提供电池。此外,韩国的LG化学正在波兰建造一家电池电芯超级工厂,比邻其在德国东部的工厂。除了亚洲的竞争对手外,特斯拉也有在德国建立超级工厂的计划。
编译:汽车之家 译龙 鲍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