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研究院张斌瑜:与风噪较劲,破译最微妙的用户体验
开车时,你的感官不会说谎:高速风噪声吵不吵、车内气味好不好闻、底盘操控感强不强,这些细节,第一时间都能被感知到。
在国内首部汽车研发文化影片《匠造,心动祺技》中,我们用影像记录了广汽研究院NVH工程师、气味工程师和底盘工程师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执念和努力,然而,影片能呈现的内容太有限,还有很多故事想要讲给你听。
那些年,国内还没人重视风噪
他叫张斌瑜,在影片中只有几个镜头闪过,可为了提升汽车NVH风噪性能,他已经坚持了很多年。
NVH对于汽车有多重要?当汽车静止时,你会通过外造型、内饰来感受车的颜值。然而,一旦点火后,你坐得舒不舒服、会不会有异响,你对汽车内在品质形成的第一印象,就是NVH。
张斌瑜主攻的风噪,是整个NVH行业内都相对新、形成机理复杂且难度较大的领域。但是,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徐仰汇很早就意识到,不组建风噪开发团队,就无从谈起用户体验升级。
过去,谈到车内静谧性提升,许多人只会关注发动机噪音和路噪,但是除了这两块硬骨头,“来去无踪”的风噪其实时刻都在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5年前,国内的学界、业界对风噪的关注度并不高。
“只有把风噪开发好了,车才能更加细腻。”
作为NVH部声学包及风噪室室主任,张斌瑜带着团队摸着石头过河。短短3年,这支精英团队已经具备了国内领先的风噪正向开发能力,并在行业内获得了一定的名气。
《匠造,心动祺技》NVH篇展示的,就是张斌瑜和团队的“整车高速风噪及车内风振性能提升”重点课题成果。
同事说,张斌瑜外号“张指导”,这个外号起源于他对篮球的热爱,虽然部门篮球赛总在场边“瞎指挥”,但工作时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小到车上数以百计的孔洞密封、大到后视镜等造型优化,他都干得有声有色。”
敢为人先、细腻踏实,这就是张斌瑜对风噪开发的态度。
能做好,就坚持
“我虽然本硕专业都是火车,但硕士研究方向是车身NVH,和汽车相比,背后原理都是一致的。”
201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张斌瑜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但聊起他对汽车的热情、对人生选择的源动力所在,他讲得很简单:“没什么好怀疑的。只是觉得这事我能做好,就坚持下去了。”
在学生时代,他就跟随导师积累了不少NVH领域的研究经验,对汽车界这门最复杂的“玄学”,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认知:“NVH对于用户而言很微妙,是最容易被感知的性能,车的品质感都藏在细节里。”
毕业后,张斌瑜离开黄浦江畔。他没选择离家乡更近的北方,而是继续南下,刚好碰到了在大力吸纳NVH领域专业人才的广汽研究院,决定扎根在广州。
没过几年,新挑战摆在了张斌瑜面前,促使他从优秀应届生张同学,成长为工作中真正的“张指导”——筹建风噪开发团队。
3年内,要做到国内最好
在NVH领域,风噪是扎在很多人心里的一根针。
与发动机噪音、路噪不同,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这两种噪声源会趋于稳定,因此在听觉上会减弱。这个时候,风就成为了一个“最不安分”的因素——要么迎面撞上前风挡,发出一阵阵“噗噗”的噪音,要么切过后视镜尾侧,带来“呼呼”声和“嘶嘶”漏气的声音。
这是一个成因极其复杂、多变的课题,关联造型设计、密封、生产精度等多个技术领域,还有最难以捉摸、不稳定的气候因素。
“我们偶尔会遇到没人碰见过、也没人解决过的问题。”针对一些新发现的疑难杂症,请教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尽管能得到启发,但还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那不如就靠自己。”在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张斌瑜和团队立足于用户痛点,深入挖掘风噪产生的根源和传递路径,并将其梳理形成知识体系,为仿真优化和试验调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回忆起来,张斌瑜显得很轻松。实际上,后视镜0.5毫米的安装偏差,都可能导致风噪声偏大。几十轮的迭代优化、横跨多个技术领域的反复沟通协调、一次次的推翻重演,仅仅为了让风噪水平改善1-3个百分点——不达标,不妥协。
带着这种精工极致的精神,这个年轻的团队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仿真优化和试验调校结合的风噪开发体系,在NVH界打响了知名度。
“GM8是我们的代表作。”谈起成绩,张斌瑜对团队很自豪。在115项NVH性能客观指标中,GM8有94项优于同级新款标杆合资品牌车,其中,风噪实测值也非常理想,以120km/h行驶在高速路上时,车内噪声仅66dB,像会议室一样安静。
其实,早在风噪开发团队成立之初,张斌瑜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3年内,做到国内最好。回过头看,他们展现出的力量让人惊叹,但又在情理之中。
能抗能打,有“团魂”
“个人力量非常有限,但当一支团队节奏、步调一致,并朝着一个愿景而努力时,就真的很厉害。”在张斌瑜眼里,没什么比团队更珍贵的东西了。不过,也就在采访时他才流露出这些柔情,在平时工作中,他总是“唱黑脸”的角色。
由于工作性质,团队经常要在周末去上海进行风洞实验,每次都要无间断工作10小时左右,对心理和身体都是极大的双重挑战。
即便在高压环境下,大家丝毫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你的精神必须非常专注,一旦出现突发状况,要立刻作出判断。”张斌瑜形容,进行风洞实验时,空气里每分每秒都裹着紧张的气息,忘记吃饭是常有的事情。
“就连上厕所,也是4个人打配合,轮换着来。”收工时,一抬手表,往往是凌晨3点后了。
平时,为了确保试验数据的精准性,张斌瑜和团队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趁着空闲时段在试车跑道来回进行道路测试。尤其是在做风振测试时,必须单独开一个天窗或者侧窗,车辆行驶到特定速度时会带来严重的车内共振现象,使得车内人员耳朵难以忍受,时间一长会被巨大的声音压得头晕耳麻。
“但是,大家总是随叫随到,没有推辞和怨言,我很敬佩他们。”无论何时何地,这群性格迥异的工程师总能“神奇地”黏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把事情做到极致。
这就是风噪开发团队的“团魂”。
生活和工作,都要诗和远方
而对于背后严厉,甚至有点苛刻的“张指导”,部门负责人这样评价:“执行力非常强,做事靠谱”。在同事眼里,他工作上思路清晰,总能有条不紊快速推进和解决问题,在生活上也是个文艺青年。
每到假期,张斌瑜会跟着妻子游遍世界各地。“除了西藏,国内都玩遍了。”他喜欢自由行,特别是自驾游。说走就走,是张斌瑜对生活最简单的理想。
对于工作,他更加心怀远方。目前,张斌瑜和团队正在主导针对北美市场车型的风噪开发。北美用户的驾驶习惯跟国内有很大差别,车辆跑高速时经常飙到140km/h,从而导致风噪更严重,但他们已做好准备迎接更严格的挑战。
平时,张斌瑜每周都会组织团队开展技术讨论会,不仅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会分享学术界的权威论文,鼓励大家学习NVH领域的前瞻技术。
“总有未知等着我们去发现,要不断钻研。”无论面对生活还是工作,他都是位勇敢、踏实的探索者,也是“精工极致”精神的践行者。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招商车研与格物科技合作常熟智能汽车测试基
2025-01-22 09:23
-
智驾安全监管“三支柱”不够了,需要“五支
2025-01-22 07:45
-
汽车研发:整车NVH安装点拓扑优化细节及重
2025-01-22 07:44
-
史上最低!零下51℃冷起动试验在达安中心圆
2025-01-21 18:18
-
充换电站国家标准再新增!2025年5月1日起实
2025-01-21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