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 2019上海车展 的一场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回应了华为“造车”相关的传闻,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这是华为第一次参加车展,再次强调不会造车。对于汽车相关业务对华为的重要性,徐直军和手机业务进行了类比:“可能十年以后的汽车行业,华为又很牛逼,像现在的手机行业一样”。
同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展开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迎接智能化发展新机遇。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双方此次合作将有力推进汽车行业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
4月17日,在上海车展期间举行的一场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进行近半个小时关于迎接汽车产业与ICT产业的融合的演讲,详述了华为在汽车出行领域的业务布局,并详细回应了华为“造车”相关的传闻,“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
他说,“智能网联汽车,我自己更喜欢叫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腾飞的机会”,他特别强调,是变道超车的机会,不是弯道超车,因为弯道超不了车,只会可能翻车。
他指出,20年内中国交通面貌或将焕然一新。
- 到2040年,55%的乘客里程将用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和共享汽车。
- 到2025年20%新销售的车辆是电动汽车。
- 中国主要高速公路已经建设266,000个充电站,比欧洲和美国加起来多43%。
- 2018年上半年,全球78.3万辆电动汽车中,51%的买家是中国买家,中国已经是世界领先的电动汽车市场。
- 随着汽车行业专项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EVS,AVS)中国很可能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方式将大不相同。
徐直军详细讲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五大改变:
- 智能网联汽车要成为持续创造价值的平台。主要未来汽车会基于网络连接不断带来新的价值和创造更多价值,好比智能手机之于传统手机的变革。
- 从拥有汽车转变为拥有+出行服务。未来出行行业,用户拥有一辆车和使用共享出行服务会并行发展,比如共享出行可以尝试很多不同的车。
- 车内娱乐系统与智能终端的产业链和生态相融合。徐直军吐槽说,汽车车内娱乐系统十年不变,现在该变了。这一两年,产业界达成共识了,开始快速发展,打通手机、车机、家庭无缝结合。
- 从总线+分散控制到分布式网络域控制器。徐直军说,传统汽车有上百个CPU、总线也还是是个古老的总线。整个计算和控制需要统一。未来汽车需要三个CPU就够了,一个用于自动驾驶的大脑CPU;一个娱乐系统共享的CPU;第三个是整车控制,包括动力部分等共用一个CPU。未来汽车产业,从100多个CPU,聚焦到三个CPU,做好三个就行了。
- 从safety到Trustworthy。这一方面,主要指在安全方面,汽车是整个网络的设备,又是一个超级系统。现在还是只考虑到对人身的安全不够了,整个智能汽车要从传统的人身安全到可信的安全层面。
徐直军指出了华为在汽车方面主要在做的几件事,主要是在四个方面的汽车解决方案,分别是:
- 链接:提供4G、5G的通信模块。
- 计算平台:计算大脑,用于自动驾驶、模拟仿真等。
- 华为云:提供名为八爪鱼的自动驾驶训练平台。
- 智能终端生态和车结合:实现全场景智能生活,这方面主要指消费者业务和汽车生态打通。
最后徐直军总结出三句话: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在智能联网电动汽车市场,主要是基于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华为“造车”蓄谋已久
早在2013年华为就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正式进入车联网领域。电动知家发现,2014年起,华为先后与东风、上汽、大众、PSA、丰田、大陆、奥迪等整车企业,在信息化与车联网等领域展开合作。其中,华为与PSA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前装车联网项目,首款基于华为OceanConnect车联网平台的车型DS 7已经上市销售。
早在几年前,华为内部就对汽车业的这一变化有过激烈的争辩,主题便是“宝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当时大多数华为内部人士都认为特斯拉这种颠覆式创新会超越宝马,但是创始人任正非的观点却是认为宝马会不断地改进自己、开放自己,也能学习到特斯拉的一些强项。
在2013年底的一次内部会议中,任正非表示:“汽车有几个要素:驱动、智能驾驶(如电子地图、自动换档、自动防撞、直至无人驾驶……)、机械磨损、安全舒适。后两项宝马居优势,前两项只要宝马不封闭保守,是可以追上来的。当然,特斯拉也可以从市场买来后两项,我也没说宝马必须自创前两项呀,宝马需要的是成功,而不是自主创新的狭隘自豪。”
在任正非和团队讨论特斯拉和宝马之争的2013年,华为正式宣布进军车联网。随后,2014年,华为与东风汽车联手开发车联网,后来也与广汽、上汽、长安汽车和一汽建立了合作关系。正因为顾忌这些合作关系的存在,华为几次公开、直接地回应有关华为进入汽车行业的传言。
2015年,时任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郭平曾经在一个汽车行业的论坛上坚决否认,华为有进入汽车制造业的计划,他幽默地表示,华为看汽车行业与家具厂看汽车的眼光没有太多两样,家具厂看中的是沙发,华为看中的是各种链接设备。正是这一年,华为接连拿到了来自奥迪、奔驰的通信模块订单。2016年9月底,奥迪、宝马和戴姆勒联合五家电信通讯公司成立了5G汽车通信技术联盟,推进车内5G通讯技术的应用,这其中就包括华为在内。
2017年年底,华为宣布与欧洲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在车联网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基于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来构建CVMP(Connected Vehicle Modular Platform)平台,面向消费者提供新型移动出行服务解决方案。
早在2016年12月,就有媒体披露,华为中央研究院下属的车联网创新中心,在多个知名高校特别是传统汽车有较强学科背景的院校招聘毕业生。所招募的岗位包括: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系统开发和设计、电机和电驱、充电解决方案、整车设计等领域。当时媒体的报道称,华为在汽车业务的校招工作至少已开展了3年。
华为有关汽车的团队储备,不只是车联网业务部,车联网事业部主要的研发重点是在华为认为未来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动力系统方面。除此之外,华为内部还有专门的研究电池、能源的团队——瓦特实验室。所有团队总人数规模有数千人之多。有华为内部人士提及,除了上海的试车场,华为在加拿大有无人驾驶方面的研究和测试的团队,但是一直未见有公开信息。华为内部的信息称,很有可能上述提及的这些相关的汽车团队会被调整集合在一起。
华为进军汽车,但华为并不是自己造车,而是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改造马路上的传统汽车。华为的首个改造目标,就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奥迪,共同给车装上大脑,让车联网,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L4意味着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通过传感器、雷达、影像、数据实现完全控制,彻底不需要司机。也就是说,奥迪负责造车,华为负责给车装上芯片,接入云计算和超级网络,让汽车自动能驾驶、能思考!车不再是代步工具,手机不再是唯一终端。今天的汽车只喝油,而未来通的是电,连的是5G,吃的是数据!
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无不把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头等发展计划。在这一轮汽车进化的世纪之战中,我国是少数把这一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之一。我国政府已经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国家制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科技部部长万钢曾在百人会论坛上表示,未来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智能化、纯电驱动的发展,智能化最合适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
中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此外,国家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各地纷纷开放封闭、半封闭区域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这些政策都在不断地优化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环境。
据国家工程院专家预测,未来每辆车内的车联网硬件配置将达5000元,行业附加值或超千亿,有望带动软件、地面服务等智能信息产业规模实现上万亿,智能汽车产业链正迎来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崛起的背后是诸多因素催化的结果。其一,传统汽车的人为驾驶决定了汽车的安全问题无法完全规避,正是传统汽车屡禁不止的驾驶事故在倒逼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其二,交通压力、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每年我国因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机动车排放污染物超4400万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是车辆产品革新和产业生态变革,更是解决当前汽车社会交通通行效率低下、道路安全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虽然目前,智能汽车还处于辅助驾驶阶段,但电动知家认为随着汽车产业各个层级间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层级间不断的润滑打通,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全自动驾驶将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将从简单的属性逐渐改变为满足安全性、娱乐性等诸多需求的科技产品,并向着实现人与车、车与车、车与交通环境的交互的终极目标演变,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