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研究院王祥:人和车的沟通,从底盘转向开始

2019-09-14 19:38:13·  来源:广汽研究院  
 
开车时,最令人兴奋的感觉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手握方向盘时的掌控感。特别是在过弯时,车跟着你的操作随心而动,这种默契和成就,让驾驶充满乐趣。用户体验无
开车时,最令人兴奋的感觉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是手握方向盘时的掌控感。特别是在过弯时,车跟着你的操作随心而动,这种默契和成就,让驾驶充满乐趣。
用户体验无小事。在广汽研究院,底盘部转向科转向室室主任王祥,就认定要把方向盘这件“小事”,做到极致。
广汽研究院底盘部转向科转向室室主任王祥
 
只为顺畅的“人车沟通”
 
转向手感是底盘领域最容易被用户感知的性能之一。
 
如果转向手感不佳,用户在过弯时要么感觉方向盘出奇地重、回正时还会弹手,“吃力不讨好”;要么特别地松散、缺乏信心,“像个玩具”。这种心理预期和实际反馈之间的出入,让驾驶体验大打折扣。
 
“好的转向手感,是一种人和车沟通顺畅的体验,以至于你会忽略它的存在。如果沟通不畅,就像‘鸡同鸭讲’,产生一种‘你说啥呢’的感觉。”王祥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这么形容。
 
他带领团队主攻的“转向力矩特性优化”课题,就是致力于让用户能拥有恰到好处的转向手感。
转向手感标定
 
然而,“手感”这个词,不仅听上去主观,就算面对同一款车,在同一种工况下,不同用户的感官体验也会有差别。针对转向手感的调校,业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依赖于主观评价,缺少稳定、统一的客观标准。
 
因此,王祥从解决关键调校问题开始,通过研究和累积经验,带领团队把用户语言转化成工程语言,逐步完善主、客观评价方法;再搭建数据库,通过动力学仿真和标定试验,分析影响转向手感的关键设计因素。
 
通过3年时间,王祥和团队建立了一系列底盘转向技术的开发体系。
 
“他从不逃避技术问题,遇到了就想要去积极解决,为团队树立榜样。智商、情商双高。”同事这么评价王祥,而且,拥有博士学位的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
 
“入了坑,就无法回头”
 
提起对汽车的热爱和坚持,王祥形容:“这是个‘坑’,越琢磨发现东西越多。”
 
小时候,王祥不仅对汽车着迷,还喜欢用一系列十万个为什么“轰炸”父母:“卡车是干嘛的?” “车下面转动的轴是干嘛的?” “为什么卡车是后轮驱动,轿车是前轮?”
 
问到后面,王祥发现周围的人没法解释,“那就只能自己学了,所以就报考了汽车专业。”
 
在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王祥从本科一直念到博士,对汽车从初级、原理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并在硕士研究生期间无意中接触了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仿真分析
 
“刚开始,我只是做状态估计仿真研究。后来接触到EPS实验台,能够亲手让电机按照自己的要求转动起来,开始感受到转向这个东西,有意思。” 于是,王祥选择在转向领域深耕,积累了更多科研经验和成果。
 
2013年博士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到高校当老师,而是南下广州,加入了广汽研究院转向团队。
 
多走一步,敢于担当
 
王祥选择到企业工作的原因,是想把更多的研究成果落地。然而,当他接到“转向手感提升”这个任务时,便意识到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
 
“转向手感到底是什么,理论上是讲得清,实际上缺乏很多试验数据。”
 
王祥发现,要做好转向手感的开发,“控制”与“评价”必须紧密结合——作为产品开发人员,不能只管设计,还要研究不同产品的控制算法差异,深入试验调校环节,及时把关,再追溯问题的根源。
转向性能测试
 
“用户需求在升级,对转向手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定要提升自己,懂得将用户的语言量化,让数据说话。”王祥坦言,在工作上只要他认定了是对的事情,就会强势一些,直到把事情做好。
有一次,王祥在跟进某款车型的转向调校时,车辆在中高速大转角下,转向手感特别沉。然而,当时调校团队已经做了许多细致工作,要解决这个问题,意味着要推翻部分重要结论,狠下心重新来过。
 
“前期的工作,大家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特别认真。后期又出现问题,确实一时间让人难以接受,出现抵触情绪很正常。”虽然王祥察觉到了合作伙伴的迟疑和波动,还是一如既往“唱黑脸”,推着团队快速修改参数。
 
“坚持下来,再试一试,有些问题就解决了。”这份对用户体验的坚持,最终让他收获了合作伙伴认可和市场的正面反馈。
用户评价
 
然而,对于这位有点“轴”的学霸来说,光是发现问题,还不够。带着“多走一步”的精神,他和团队回归设计,从用户体验出发思考转向手感的优化。
 
从用户出发,再回到用户
 
在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转向团队对用户和方向盘的关系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
 
车只要开起来,手就在方向盘上。但是,针对不同场景,车辆速度不同,与之匹配的转向手力要求也不同。例如,在停车场低速行驶时,用户会关注转向细腻程度和手力大小;在崎岖山路行驶时,用户会关心转向的安定性和转角大小。
 
“与用户体验相关的问题,都要尽力转化成可测量的客观指标。”王祥和团队对用户语言进行“翻译”,将他们关注度最高的转向力轻重、转向精准和转向虚位转化为客观指标,并统一标准。从用户出发,再回到用户。
 
广汽研究院转向团队
 
这是件“磨人”的活。针对不同配置的车型,转向团队要逐个进行优化。“像两驱、四驱车型,对转向的要求都不一样。”为了更精准地跟踪试验,出差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甚至大半年都呆在异乡。
 
平日试验时,团队成员会在副驾驶位实时记录试验评价工程师的主观感受和调校参数变更。连续1个小时,车在跑道不停地转弯,无论是平稳还是激烈驾驶,团队成员的手和脑都不能停,一边听取主观反馈,一边低头记录,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细节。
 
“坚持到一轮评价做完,下车要缓和很久。”
 
带着这种精工极致的精神,转向团队建立了转向力矩特性开发体系和转向精准度开发体系。
 
综合广汽研究院首席技术官Marco和试验认证工程师团队的意见,转向团队开发了符合力矩特性开发体系的“舒适、标准、运动”三种转向模式,提供高速沉稳、低速轻便、老少皆宜的手感,并搭载在全新GS5等车型上。
 
这一次,让转向团队最有成就感的,是媒体对全新GS5转向手感的“忽略”:这个常规评价项,在很多报道里“消失”了。
底盘性能测试
 
“最理想的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你不需要费心去猜测、评价‘我’,才是最自然、最默契的人车沟通。”
 
采访过程中,有句话被王祥重复了几遍:“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的确,在广汽研究院,王祥和转向团队只是“精工极致”精神的缩影,有更多工程师带着多走一步,敢于担当的信念,用不变的初心为用户造好车。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