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成立大会举行

2019-04-27 23:06:57·  来源:清华新闻网  
 
4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简称车辆学院)成立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学府,成立车辆学院是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的坚实一步
4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简称“车辆学院”)成立大会在主楼后厅举行。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学府,成立车辆学院是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的坚实一步,并将支撑我国从汽车大国向出行强国迈进。智车科技有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伟大的时刻。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清华校友陈清泰,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清华校友董扬,以及来自国内外车辆与交通领域的院士、专家,相关部委、企业、高校代表,以及校内各院系单位师生、校友代表等40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大会由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一兵主持。
成立大会现场
 
仪式上,李一兵宣读了《关于成立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的决定》。万钢、邱勇为车辆学院揭牌。
万钢、邱勇共同为学院揭牌
邱勇致辞
邱勇在致辞中向莅临成立仪式的各位领导、各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清华大学发展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邱勇指出,清华大学车辆工程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932年清华大学建立机械工程学系到1952年设立全国首个汽车专业,从1958年“真刀真枪”地制造了中国第一辆自主设计的微型车,再到1980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汽车工程系。87年来,清华大学车辆工程教育输送了近七千名毕业生,成为了中国汽车行业及相关科研教育事业一线领导及骨干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近2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清华汽车工程系在国内率先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的跨越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全球同步发展。
 
邱勇指出,成立车辆学院是清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改革举措,从汽车系更名为车辆学院,蕴含了清华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应对行业和产业难题、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勇于自我调整和重新定位的决心和承诺。
 
邱勇回顾了近年来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院共同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国际工程教育论坛,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等重要发展举措,邱勇强调,清华工科有着传统优势,面对新的产业技术革命,我们要积极部署、主动应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开放与交流,与国际接轨;二是要坚守人才培养理念,发出清华在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声音;三是要在解决国家技术瓶颈方面主动担当,作出清华人的实质性贡献。
 
邱勇表示,当前我们正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主动投身变革,并在变革中实现创新发展。希望车辆学院延续优良传统、树立一流意识、永葆奋斗热情,持续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研发,进一步服务国家车辆与交通领域重大需求,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两个学科交叉机构的建设水平,为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为推动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作出更大贡献。
辛国斌致辞
 
辛国斌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车辆学院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默默耕耘、无私贡献的清华师生表示衷心感谢。辛国斌表示,清华大学及其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为中国汽车行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汽车强则制造强,制造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清华大学成立车辆与运载学院,是清华抢抓机遇的战略布局,体现了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既恰逢其时,又任重道远。希望清华大学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创新驱动,凝聚优势学科,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具有清华元素、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研基地,为实现汽车强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陈清泰致辞
陈清泰表示非常高兴回到母校一起庆祝清华108岁生日。回首自己与清华结缘的六十余载,仿佛是一部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波澜壮阔的诗篇。不论院系和专业名称如何演变,不变的是一代代清华汽车人的底色,不变的是清华振兴民族汽车工业、助力世界汽车科技的初心与使命。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已至,身处科技革命创新的洪流,清华再一次勇立潮头,抢抓汽车工业“新四化”,肩负起交通与运载领域跨越式变革的新使命。
董扬致辞
董扬向清华大学车辆学院从汽车系发展为学院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这是全体清华汽车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清华汽车人面向未来牢牢把握住汽车产业重要发展契机,勇于担当,勇于创新,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作出清华人的新贡献。
杨殿阁介绍车辆学院学科布局和发展愿景
车辆学院院长杨殿阁介绍了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愿景。他表示,几十年来,清华汽车已成为我国高层次、高水平、复合型汽车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摇篮。进入2019,即将走过40年征程的清华汽车系正迎来一场全新发展机遇。清华将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坚持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交通能源、智能出行,布局未来交通学科,培育更加适应未来时代需求的创新拔尖人才。车辆与运载学院的新一代清华人将再一次接棒,响应国家和时代对“教育兴邦”、“汽车强国”的呼唤,以更坚定、更创新、更从容、更开放的步伐迈向世界,迎接未来,与海内外校友和各界同行共同携手,为我国从汽车大国向出行强国的转变、为推动世界汽车与交通技术的进步奋力前行,贡献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论坛现场
 
成立大会后举行了2019汽车技术青年学者论坛,密歇根大学未来交通中心 (Mcity)主任彭晖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院士、滑铁卢大学机械与机电工程系Amir Khajepour教授、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教授、加拿大驾驶员认知与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曹东璞教授作主旨报告,来自国内外汽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围绕世界汽车技术新发展进行了学术交流。
 
密歇根大学未来交通中心 (Mcity)主任彭晖教授于 2010 年 3 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是中美清洁汽车研究联盟的美方牵头人、负责人。在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智能车辆以 及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设计和控制等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彭晖教授已主持科研项目约 60 个,主要来自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会、美国国防部、美国运输部、美国能源部、通用公司、福特公司、 克莱斯勒公司、日产公司、奔驰公司、宝马公司等,总经费近 5,000 万美元。已出版学术专著 4 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已发表 250 多篇收录文章。他在主题报告中以《How Control Theories Were Used to Improve Energy and Safety of Automotive Systems》为题,分享了控制理论是如何用于改善汽车系统的能源和安全的研究。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院士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系统研究,尤其是在面向排放控制的发动机新型电控高压喷油原理与系统研制、保障电动汽车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与主动防控,优化燃料电池耐久性的燃料电池 / 动力电池混合动力设计与控制方法等三方面开展了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到推广应用的系统性工作,建立了汽车动力系统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截至 2017 年底,发表科学索引(SCI)期刊论文 170 余篇,多次被列入中国高被引学者榜以及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授权发明专利 80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 2007 年和 2010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6 年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国际政府间氢能与燃料电池联盟 IPHE 技术成就奖和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等。他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清华大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与技术路线上的探索。
 
滑铁卢大学机械与机电工程系Amir Khajepour教授担任车辆机电一体化领域的Tier-1 Canada Research Chair 以及在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担任资深的整体车辆控制领域的研究主席。Amir Khajepour教授在几个关键的多学科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计划。他发表了超过450篇论文和会议出版物,8本专业书籍,并发表了许多主题演讲。他在本次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滑铁卢全天候自动穿梭巴士研究现状。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教授是汽车主动安全性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国内率先开展汽车智能安全与协同控制研究。研发了基于行驶环境感知与控制协同的汽车智能安全新型电控系统并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际巨头技术垄断,获 2013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 1)。作为牵头人编写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托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作为技术负责人编写了国家发改委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报告;作为科技部交通领域项目指南编制组专家,参与了“综合交通与智能交通”项目指南的编写;作为军委科技委创新局主题组专家,参与了先进陆上平台电子信息控制方向的立项论证工作。他在本次主题报告中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动态设计与控制内容。
 
加拿大驾驶员认知与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曹东璞教授是加拿大首席科学家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Driver Cognition and Automated Driving),在汽车动力学与控制,自动驾驶与认知无人驾驶领域发表论文 200 余篇(包括 Science Robotics, PECS, VSD, IEEE 汇刊 70 余篇),获 2012 SAE Arch T. Colwell Merit Award 和 3 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近 5 年作为项目总负责人,驾驶员认知与自动驾驶项目从英国和加拿大自然科学基金、欧盟地平线 2020 等获超过 1000 万加元资助,过去十年与美国通用,捷豹路虎等合作,曾主持英国自然科学基金自动驾驶重大项目。他在本次报告中以《认知自动驾驶:挑战与研究进展》为题,介绍了人与车交互认知领域面临的挑战。
 
目前,清华大学官网中的院系框架部分已进行了改动,车辆与运载学院被划分到了机械工程学院内。据悉,新的学院下设车辆动力工程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智能出行研究所、特种车辆与动力研究所。清华大学成立车辆学院,被认为是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打造学科发展生态体系、更好地服务汽车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
学院建设布局
 
清华大学在国内最早开展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迄今已有87年的历史。1980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正式成立,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汽车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围绕汽车的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定位于汽车工业共性关键基础技术、汽车工程交叉学科基础理论、汽车领域宏观发展基本问题,致力于绿色化、智能化的生态汽车的研究与发展,立足国家发展趋势,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特色。拥有汽车工程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美清洁汽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实验室“车联网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和清华大学首个外派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国际、国防以及重大横向合作科研项目749项、科研经费7.8亿;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1113篇,授权发明专利 355项;获国家级技术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 4项,省部级一等奖 12 项。2019年3月27日,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讨论通过,决定成立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