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电动车和燃油车谁安全?一开始你就错了
实质上,燃油车和电动车只是技术方向不同的两种汽车类型,而安全应该是拿来形容某款车、某个品牌的,不应当直接以偏概全,形容整个汽车类型,拿燃油车和电动车比安全,就像拿中国人和美国人比身高,你不能因为姚明个子高,就说中国人比美国人高。所以我们在探讨车辆安全问题时,应当以品牌或者单一车型为单位,就事论事,拿数据说话,不要被带节奏。
安全无小事,安全与否,应当是我们买车应首要考虑的因素,那我们该如何分辨一辆车是否安全呢?目前来看,有两个途径值得信赖,一个是老牌车辆安全测试评估机构C-NCAP的测试成绩,另一个是后起之秀中保研C-IASI的测试成绩。
有人会说C-NCAP是五星批发户,被充值了,数据不可靠,对此,我只能重申一句,不能以偏概全,C-NCAP的数据并非完全没有参考价值,我们要了解C-NCAP的测试逻辑,它测试的车辆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市面产品随机抽检,另一种是厂商送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里面的玩法了,以最近C-NCAP公布的几款电动汽车碰撞成绩为例,虽然小鹏G3、蔚来ES8、威马EX5,这三款网红车型都获得了五星成绩,但只有威马EX5是来自抽检。
当然,你可能还是怀疑,抽检的数据就一定靠谱了么?我们不妨以威马EX5为例,通过威马EX5在安全上的设计,和C-NCAP的测试方案逐条分析,看威马在安全上的功力,是否对得起C-NCAP的五星背书,从而判断C-NACP的抽检车辆测试数据到底有没有参考价值。
主动安全
C-NCAP选取测试车辆时,都是选取最高配,这一点经常被人诟病,毕竟中配、中低配往往是消费者选择的正态分布。不过,通过查阅威马官网的EX5配置图发现,虽然抽检的是EX5 400的Extra 创新版,但包括ESP 9.3 全功能稳定系统在内的诸多主动安全配置,威马是全系标配。
在主动安全领域,以智能化为主要卖点的纯电动汽车具有天然优势,相较传统燃油车,纯电智能汽车的电气化比例更高,布置了更多的传感器,以威马EX5为例,达到L2级别的威马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配置了一个前置单目高清摄像头,三个毫米波雷达,四个全景摄像头和十二个超声波雷达,这些传感器除了能为L2以及未来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充当“眼睛”,也为主动安全提供了便利。
因此,车身稳定系统、自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盲区预警等等C-NCAP主要考察的主动安全配置,威马EX5都是“佩奇”的,所以威马EX5在这一板块获得好成绩,并不意外。
被动安全
被动安全上,很多人对纯电动汽车存在误解,这主要是早些年某些车型技术不成熟,碰撞后电池起火,造成了人们对电动车不经撞、电动车碰撞后电池容易起火这样的刻板印象,然而事实上,不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在努力克服碰撞后的起火风险,只不过燃油车发展更久,更成熟,而电动汽车作为近年来的后起之秀,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从此次C-NCAP的碰撞结果来看,电动车车身对电池的保护,已经做得相当到位了。
C-NCAP的碰撞测试分为: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侧面碰撞、鞭打试验,对于电动汽车,厂商需要向C-NCAP提供电池位置和高压系统布局,而且碰撞试验要在充满电24小时内进行,最关键的是,需要排空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冷却液,用其他同等质量的液体代替,可以说,这套碰撞测试是相当严格的。
威马EX5的被动安全实力究竟如何呢?通过查询资料,我们得知,威马EX5的车身结构是和德国著名Edag设计公司合作的,这家公司为奔驰、PSA、大众都有过深度合作,其为威马量身定制的封闭球笼全承载车身,能够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满足安全性需求,车身侧围采用了屈服强度达1500MPa的热成型钢,前舱和车架采用了高强度钢,而电池外围和车舱前后主要受力区域,采用了1200MPa以上超高强度钢,整个车身高强度钢的占比达到了75.2%。
功能安全
通过威马EX5的测试数据和参数对比,我有理由相信,C-NCAP的抽检车辆测试成绩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是,对于电动车而言,我觉得仅从传统的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行人保护来考量,是不够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电动汽车,搭载的各类软件系统对车辆安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电池热管理系统,一旦失效,后果很严重。而功能安全的测试,目前C-NCAP并未涉及。
好在,虽然C-NCAP没有做,但是部分负责任的厂商会自己做,我们继续以威马EX5为例,着重讲大家最关心的电池安全问题,我们知道,事实上,电池的部分风险,很难通过本质安全来彻底杜绝,例如让大家最为恐慌的电池过充自燃风险,只能通过软件防止电池过充过放,以及通过电池热管理系统做两手准备,即使单个模组发生自燃,也能确保不会导致整个电池组发生更大的安全风险。
威马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不光通过软件对电池做过冲过放的防范,还通过试验来验证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测试在极端用车场景下,软件是否能够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据称,威马的每一块电池下线后,都要经过21项全检和2项抽检,只有100%通过测试的电池才会进入总装流程。可以看到,在各类机构的检测之外,企业能够严于律己,做全方位的安全把控,才能最终生产出对得起消费者信任的产品。
写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一个简简单单的道理:不能以偏概全贴标签。因为人云亦云的一句“电动车没有燃油车安全”,就无视了诸多汽车工程师的付出,因为个别品牌车型的自燃问题,就将电动车整个拒之门外。放下偏见,没有生来安全的车,只有重视安全的厂商。
当然,舆论上对电动车的误解,也并非消费者的错。在刚刚过去的2019上半年里,多起安全事故动摇了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的信任,但作为交付量领先的电动车企业,威马一直以良好的安全性能,为车主负责,为行业树立标杆。希望更多的电动车造车企业,能够少一点营销上的猫腻,多一点担当,用实际行动,回报老车主的信任,争取偏见者的理解,这样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观念才能发生扭转,不是吗?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招商车研与格物科技合作常熟智能汽车测试基
2025-01-22 09:23
-
智驾安全监管“三支柱”不够了,需要“五支
2025-01-22 07:45
-
汽车研发:整车NVH安装点拓扑优化细节及重
2025-01-22 07:44
-
史上最低!零下51℃冷起动试验在达安中心圆
2025-01-21 18:18
-
充换电站国家标准再新增!2025年5月1日起实
2025-01-21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