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奥与本田共同开发“次世代气囊”

2019-09-18 22:31:25·  来源:奥托立夫  
 
近期,大奥与本田共同开发了一款创新黑科技副驾驶气囊,人称次世代气囊。它能在多种正面碰撞下,更好地保护副驾驶乘员。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我们要创造次世代气囊
近期,大奥与本田共同开发了一款 创新黑科技 副驾驶气囊,人称“次世代气囊”。它能在多种正面碰撞下,更好地保护副驾驶乘员。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何我们要创造“次世代气囊”?

·
它与目前的乘员气囊相比优秀在哪里?

大奥会在下文从 乘员伤害、目前常规使用的 单腔体气囊 以及“次世代气囊” 三个部分给你盘清楚:
 

2014年10月5日,前法国天才F1车手Jules Bianchi在日本大奖赛中与救援吊车意外相撞,严重受伤。在经历了9个月的昏迷后,Jules在家乡尼斯的一家医院死亡,年仅25岁。
经医生证实,Jules死于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左图;日本大奖赛事故现场;右图:Jules Bianchi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乘员 头部 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经历加/减速和旋转加速度运动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被 来回猛甩 )。
 
此时,由于脑内各组织的质量不同,周围脑组织与中央脑组织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产生的 剪切力和牵张力 作用于神经纤维后,会造成 脑轴索损伤,致死率高达 49%。如今,弥漫性轴索损伤依然是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个19岁摩托车车祸伤者的大脑;B、C图圈内黑点即弥漫性轴索损伤呈现的损伤点
 
如果副驾驶乘员坐姿正确,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通常能在安全带的约束下,头部埋入安全气囊,得到足够缓冲,不易发生弥漫性轴索损伤。
 
然而,很少有人会始终保持正确的坐姿。很多人坐在副驾时会转身和驾驶员讲话,头靠车窗放空,或者仰头大睡,要么睡到低头下巴抵胸......如此多样化的坐姿暗藏了风险。
 

 
坐在副驾转头讲话很常见,但不一定安全。
 
 
目前,大部分汽车配备的副驾驶气囊是 单腔体气囊。
 
单腔体气囊示意图
 
当汽车以 小偏置角度(一定的角度) 发生正面碰撞;或碰撞发生时,副驾乘员 坐姿不正 ,乘员头部有一定几率会以非正向或较偏角度冲向气囊,回弹 后引起激烈的 头部旋转,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
 

为了减轻副驾驶乘员的头部回弹,减少受伤风险,大奥与本田共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副驾驶气囊!
 
“次世代气囊”由多个腔体组成:
 

在事故发生时,它能像 棒球手套 接球般将乘员头部保护。
 

棒球手套接球演示
 
它的保护原理 其实不难理解:
 
“次世代气囊”(右侧)在体积和造型上与常规单腔体气囊对比明显
 
相信由大奥与本田携手开发的“次世代气囊”能在未来拯救更多的生命!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