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碰撞工况中的远端乘员防护
据统计,侧面碰撞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30%,仅次于正面碰撞,而在造成死亡和重伤的事故中,侧碰事故约占35%[1]。为减少伤亡情况,全球车辆制造商也通过强化车身,配置侧气囊侧气帘等方法来减少甚至避免撞击侧乘员遭受撞击伤害。例如MG EZS仅在车身上高强度钢使用比例就超过65%,同时还有多维度的载荷分流设计及气囊气帘的全面防护。

MG EZS 车身及约束系统设计示意
(源自:SAIC-SAFETY)
然而在侧面碰撞安全保护方面,对副驾驶侧乘员的安全保护却长期遭到忽视,尤其在侧面碰撞试验中, 如下图所示,现行的侧面碰撞强制性法规及各种NCAP中,试验车辆前排都只在驾驶员侧放置测试假人[2]。

各国法规及NCAP侧碰试验设置示意
(源自:SAFETY COMPANION2016)
虽然在侧面碰撞事故中,撞击侧近端乘员因生存空间减小遭受直接伤害,但非撞击侧的远端乘员也会受到多种形式的伤害。

侧碰事故远近端乘员示意(源自:SAIC-SAFETY)
单乘员远端侧碰事故中会受颈部弯折伤害,胸腹髋部撞击中控扶手造成的撞击伤害,脊柱扭转伤害,头部剧烈甩动造成的震荡等伤害。相对于单乘员,双乘员事故中还会发生乘员-乘员间的头部接触伤害或头肩接触伤害。

远端乘员伤害形式示意(源自:SAIC-SAFETY)
因此为提高车辆对远端乘员的防护能力,EURO NCAP在2018年引入FAR SIDE远端乘员评估规程,并将于2020年正式计入得分,新规通过物理试验评估远端乘员的伤害水平,并要求对头部运动量予以控制以避免双乘员头-头间的接触伤害。

远端乘员头部运动量考核区域
(源自:FAR SIDE Protocol V2.0)
上汽乘用车一直以安全为前提,零伤亡为目标进行车辆开发,针对远端乘员防护已有多年研究,未来SAIC车型上将会出现用于保护远端乘员的中置气囊,做到远近端乘员同步防护。

SAIC远近端乘员同步防护示意(源自:SAIC-SAFETY)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R]. 1999.
[2] 2020 ROADMAP. European New CarAssessment Programme[R]. June 2014.
最新资讯
-
中汽中心工程院能量流测试设备上线全新专家
2025-04-03 08:46
-
上新|AutoHawk Extreme 横空出世-新一代实
2025-04-03 08:42
-
「智能座椅」东风日产N7为何敢称“百万级大
2025-04-03 08:31
-
基于加速度计补偿的俯仰角和路面坡度角估计
2025-04-03 08:30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施 L3级
2025-04-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