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鞭打试验-追尾碰撞中乘员颈部保护评价方法简介

2019-11-14 20:31:38·  来源:上汽安全与CAE技术  
 
何为Whiplash(鞭打)?鞭打伤害是指在追尾事故中,被碰撞车辆的驾驶员、乘员在碰撞加速度与头部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颈部会产生一个像鞭子猛抽的动作。事故后,
何为Whiplash(鞭打)?

鞭打伤害是指在追尾事故中,被碰撞车辆的驾驶员、乘员在碰撞加速度与头部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颈部会产生一个像鞭子猛抽的动作。事故后,伤者的颈部会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这种伤害并不致命,但是伤后康复的过程非常复杂、漫长,有些甚至是不可治愈的永久伤害。

根据EURO-NCAP的鞭打危险性的测试方法:

测试中并没有使用整车碰撞,而是采用该测试车的座椅结构,并安装于滑槽上,测试假人按照标准位置坐在座椅上,通过已知的追尾 加速度-时间 数据通过测试台模拟,最后通过颈部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鞭打危险性判定。
 
在安全性测试中,有不同形式的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用以模拟真实世界中各种交通事故,但有一种事故形式却被忽视,即低速后碰撞,发生率很高,但伤亡少,从而未受到重视。
 
但近些年的事故统计数据表明,在低速后碰撞中,鞭打(Whiplash)伤害的发生率极高,即被碰撞车辆中的乘员在碰撞加速度与头部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颈部产生一个像鞭子猛抽的动作,对人颈部产生严重的损伤,症状可能维持超过6个月,损失平均8周的工作,虽不致命,却因其伤后康复复杂漫长的过程,有些甚至是不可治愈的永久伤害,给伤者个人和社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担。
汽车座椅系统是汽车内部最重要的被动安全系统,通过对座椅结构的合理设计,可避免或降低车内乘员因低速后碰撞中所导致的鞭打伤害,如今全球很多组织都在研究评估座椅的动态颈部损伤保护特性,比如:IIWPG-国际防止颈部鞭抽损伤保护组织,IIHS-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Euro-NCAP-欧洲新车评估草案,FMVSS-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等。
 
我国于2012年将座椅鞭打试验正式引入《C-NCAP管理规则》,目前已经发展到2018年版。本文以2018年版的C-NACP为例,对座椅鞭打试验的整体流程进行初步解析。
 
2018年版的C-NACP中,座椅鞭打试验将试验车辆驾驶员侧座椅及约束系统仿照原车结构,固定安装在移动滑车上,滑车以速度变化量为(20.0±1.0)km/h 的特定加速度波形发射,模拟后碰撞过程。座椅上放置BioRID II 型假人,通过测量后碰撞过程中颈部受到的伤害情况,用以评价车辆座椅头枕对乘员颈部的保护效果。试验内容分为两个方面:静态测量和动态试验。
1.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的目标是获得三个值:H点,头后间隙,头枕高度。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上工装。将按照实车座椅的安装角度位置等参数,制作座椅工装,安装到滑台上,并根据实车情况,调整踏板高度和前后,以满足足跟点及足尖的放置要求。
 
第二步:上座椅。根据法规要求,调整座椅的前后,上下,腰撑,扶手等内容,初步调整座椅靠背。
第三步:上HPM+HRMD装置。在上HPM装置前,需先在座椅上铺一层棉布料,随后采用HPM的操作流程,进行躯干角和H点的定位。最后,安装HRMD,一定要保证HRMD的水平方向,测量出头后间隙和头枕高度。
如上操作,重复3次,静态测量结束,取三次平均值,下面进行动态试验。
2.动态试验
动态试验的目标是计算此座椅在鞭打试验中的得分情况,具体评价指标如下表:
头枕干涉头部空间在静态测量时已经可以得出结论,那其他多项指标从何而来呢?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碰撞试验中常用的两大法宝:假人和高速摄像。
一:假人
鞭打假人-Bio RID II(Biofidelic Rear Impact Dummy),由瑞典Götenburg科技大学研发,专门用来检查座椅和头枕在后碰时的表现。
Bio RID II假人的颈部和脊柱骨单独设计,手臂和腿沿用了Hybrid III 50th的零部件,头部是改进Hybrid III 50th假人头部而成,通过携带的传感器采集假人的各部位参数,进行伤害计算。
那假人要以何种姿态来坐到我们的座椅上呢?怎么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静态测量的数据,来支持我们的假人定位工作了。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为了保证假人在动态试验中不脱出,假人架设完毕后,需要确定三点式安全带的相对位置:下图中表明了三点式安全带的固定点位置,K是上固定点位置,A、B是两个下固定点位置。公差运行范围为50mm。若安全带如果没有特殊针对后碰的设计,那么使用试验室提供的安全带。
二:高速摄像
整个鞭打试验只有短短的几百毫秒,靠肉眼或者24帧/秒的常规拍摄是无法观测到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高速摄像,高速摄像机的拍摄速度能达到100帧/秒-10000帧/秒,可以记录整个试验过程,包括假人的运动姿态,座椅的运行轨迹等,为车辆的安全开发提供影像资料。
 
在此项试验中,需2个高速摄像机,其记录速度为1000fps。第一视角录像机记录从T0至300ms时间段内的假人所有运动过程。第二视角录像机记录从T0至300ms时间段内的假人头部和颈部的运动过程。
由于得到整个试验过程的假人和座椅的运动路线,并经过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评价指标里所需要的座椅靠背角动态张角以及滑轨动态位移。
 
 
至此我们2018年版C-NACP中整个座椅鞭打试验完成,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法规如Euro-NCAP,IIHS,C-IASI等都有鞭打试验,在试验细节及评价指标中略有不同,具体可见下表:
随着安全要求的提高,安全规程的完善,鞭打试验将不仅限于前排乘员,也会延伸到后排乘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仅仅按照规程完成一系列的鞭打试验容易,怎样利用试验数据及各项资源,推进汽车座椅系统的安全开发,更好的保护乘车人员,依然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