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示范区思考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协同,单车智能面临成本过高、感知能力受限;网联化降低单车成本但是基础设施投入大。
面临着巨大的基建投入,无论是设备供应商、通信运营商还是用户(车企)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尴尬点,投入的前景是美好的,盈利是遥遥无期的,也就是说利用车联网商业模式尚未建立。
产业必须要发展,企业必须要盈利。在这种矛盾之下,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利好政策促进产业进步,从试验区到示范运营区到走向市场普及。
从2017年开始,国内相继出台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及举措,不断深化汽车产业发展。2018年5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 三部委共同发布国家层面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在该管理规范指导下,我国各省市纷纷出台地方管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选定开放测试道路段,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封闭区测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建设,其中17个城市发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发放牌照数量超过200张。一时间,以政府为主导的智能网联测试区在中国遍地开花。

相比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补贴政策,智能网联汽车将决策权下放到地方政府,参与建设的企业涉及范围也更广,速度更快,效果更明显。然而这样的
做法弊端在于:
1、地方政府主导建设,后续运营将成为难点,盈利方式困难,很容易沦为有名无实的面子工程。
2、随着5G技术,MEC与C-V2X的融合,新技术涌现,无论是测试区还是示范运营区都需要迭代升级,面临二次投入,如果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将面临进退两难的窘境。
3、从国家层面,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形成合力推动产业化发展。无论是试验场还是示范运营区目前都是各自为战,如何形成统一的联盟,将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数据的共享化将是一个关键点。
4、试验场和示范区的建设,政府出钱出地,设备供应商卖设备,通信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持,但是最关键的是使用主体在整个环节中缺失无法产生商业活力。

封闭测试场类似智能网联汽车的驾校,示范运营区类似智能网联汽车的实习期。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同样示范区的并不代表整个产业的全貌,无论是试验场还是示范运营区都要遵循汽车技术发展的程度进行布局,示范区为智能网联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个温室,而Corner case是无穷尽的。从试验场到示范区最终是智能网联汽车走向市场,法律法规的探索也要根据进展不断更新。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