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322公里道路成为北京首个区域性自动驾驶测试区 经开区领衔商用无人驾驶
加码“硬件”提速商用脚步
当前全球工业正在进入4.0时代,典型特色是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产业有机结合,形成了汽车交通系统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将对产业带来重大变革。在汽车工业4.0时代,国际上已有共识,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全球主要国家正在投入极大力量进行竞争。
京冀地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依托的是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牵头制定的团体标准《T/CMAX116-01-2018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市场总监肖锐介绍说,这一团体标准是在摸排京津冀地区实际道路路况后制定的,同时还参照交通场景从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制定了T1-T5封闭试验场建设标准,及R1-R5开放测试道路标准,形成了仿真测试、封闭试验场测试、开放道路测试的三级测试体系。
“依据这一团体标准,形成从自动驾驶封闭试验场到开放测试道路,再到商业运行模式的形成,再随测试道路开放范围的加大走进行业应用、大众应用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肖锐说,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范围的扩展至关重要,自动驾驶汽车在封闭测试场拿到相应的牌照后,要到对应级别的开放测试道路上测试运行,而开放测试道路扩展到哪些区域,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空间就扩展到哪些区域,也将在开放测试道路区域形成商业运行模式,并走向应用为大众服务。
“经开区完全按照这一发展路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肖锐分析说,首先经开区开放运营了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亦庄基地,该基地占地650亩,为全市面积最大、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级别最高的封闭测试场,其中包含了京津冀地区85%以上城市交通场景,是当前全市首个T5级别的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设置了潮汐车道、砂石路、环路、高速公路、公交专用道等典型北方复杂路况,都是取得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牌照的必经环节。封闭场地的测试场景还在不断增加过程中,V2X(车路协同)、服务型电动自动行驶轮式车的行驶场景也已经完善,可为自主式和网联式两种技术路线的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测试服务,同时也可为封闭园区内运行的服务型电动自动行驶轮式车提供测试服务。
在该自动驾驶封闭试验场的建设过程中,经开区管委会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推进40平方公里的322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开放,在全国、全市率先全域开放,在经开区内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闭环,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测试验证、更新迭代。随着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的区域性扩展,未来在经开区研制、开发及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也将在区内运行,带动5G、AI、物联网、导航定位等多产业发展,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助力。
产业创新护航智能交通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经开区有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经开区集聚了北汽新能源、北京奔驰等龙头汽车企业,形成了良好的汽车文化,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集聚了三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共同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其中,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技术的研发,突破共性前瞻技术,打造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策源地以及技术标准的引领地;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建设及测试评估方法优化,形成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与车联网基础技术支撑平台。
经开区一直致力于延长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在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的指导下,2018年北京市发布第一、二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共计44条道路123公里。其中,经开区自动驾驶车辆开放测试道路共计24条,里程达74.4公里,占北京市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60%。目前,百度、小马智行等企业均投入了大量资源在经开区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工作。截至目前,经开区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0万公里,且无事故发生。
同时,三大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连接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开辟“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的双创模式,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融合创新示范与高端人才聚集,形成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创新生态。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逐步加大测试车辆的投入力度,迫切需要在更多的交通场景下开展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工作。为此,今年经开区全面推动区内40平方公里的区域性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的建设,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官网发布了“关于指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的公告”,宣告经开区40平方公里区域、322公里道路正式开放,经开区也成为北京市首个区域性自动驾驶测试区。
本次开放的40平方公里区域中,自动驾驶道路包含新凤河路、文化园东路、文化园西路、西环北路等111条道路,双向里程322.46公里。对应封闭试验场颁发的T1-T5级别牌照自动驾驶车辆,开放不同级别的道路,其中R1等级道路2条,道路里程18.6公里;R2级道路8条,道路里程33公里;R3级道路96条,道路里程258.38公里;R4级道路5条,道路里程12.48公里。为了达到测试效果,开放测试道路中包含1条道路含公交专用道,4条道路含潮汐车道,83条道路含十字交叉口,71条道路含T形交叉口,14条道路含Y形交叉口,1条道路含异形交叉口。
此外,开放测试区域内还将分阶段建设V2X、5G等网联设施,实现全区交通道路通信设施、视频监控设施、交通号、交通标识标线智能互联,具备路网全域感知能力,满足复杂的车路协同需要,全面实现车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车路协同的控制以及道路主动服务等功能。
经开区40平方公里区域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开放后,支持相关企业开展5G+自动驾驶商业运行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推动自动驾驶从技术测试阶段进入商业运行阶段。为自动驾驶提供更多的城市交通场景,加快无人接驳、分时租赁、网络约车、编队行驶等多形态自动驾驶模式的商业应用,推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发展。
孵育智能网联“独角兽”企业集群
智能网联汽车是面向未来的十万亿级产业,世界各国积极抢占的创新制高点,经开区积极参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
据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经开区正着眼国际化,聚焦产业核心,服务本土创新,依托“一场”即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亦庄基地和“三平台”即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法规标准先行先试、共性技术突破、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加速零部件与整车制造,形成全区5G+车联网应用示范,推进多形态多场景自动驾驶应用示范,打造全市最具活力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推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先行示范,推进经开区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高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集成创新应用,形成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示范区,培育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集群。
为了实现世界一流产业集群的目标,经开区制定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今年,经开区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五大共性技术突破研发中心及六大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建设,促使经开区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高地。在全市率先开展大规模、多场景示范运行,提供多级别、多种类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及创新交通形态验证环境,形成高效、安全的新一代智能交通应用示范体系,开放测试道路达322公里,示范运行区域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并完成5G、车联网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
在今年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明年经开区力争实现千辆级自动驾驶整车规模化应用,实现无人接驳、编队行驶、分时租赁、无人快递、无人配送、无人售卖、无人清扫、无人巡逻等多场景多形态示范运行,车辆类型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园区特种车、服务型电动自动行驶轮式车(送货、送餐、巡逻、扫地等)等,逐步形成商业化运行模式。到2021年实现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示范环境完备的基础上,吸引15家国际国内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高校实验室、科研院所、车企、零部件企业、传感器企业、芯片企业、解决方案企业、视觉智能企业等在此进行研发、测试、技术转让、创新孵化、投融资等,形成智能网联产业孵化基地,构筑完备和智能化的商业配套和生活服务。
经过三年建设培育,经开区智能网联产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集聚、测试验证体系完善、智能路网设施健全、产业链配套齐全,形成“研发-测试-生产-示范”内循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体系,打造可持续高效运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区,为2022年冬奥会服务构建试验与验证环境,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集地。
在经开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计划中,力争将经开区打造成技术成果转化孵化、集成创新应用基地,吸引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企业聚集,培育智能网联产业链“独角兽”企业集群,依托现有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机器人大会地址,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产业论坛、峰会、大赛等,最终形成全球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高度集聚、智能网联产业创新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形成世界一流的5G+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集群。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直播|革新汽车仿真:探索 VI-grade 2025.1
2024-11-05 16:03
-
用于高压电池测试的加速度计
2024-11-05 14:44
-
卡特彼勒新一代240吨电动矿卡投入使用
2024-11-05 14:43
-
[法规] 欧盟发布重型车辆事件数据记录仪(E
2024-11-05 14:43
-
城无界野无疆 柴油混动火星9越野版曝时尚越
2024-11-05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