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 我们知道,下线检测技术纷繁复杂,涉及材料属性、加工工艺、结构装配等各个环节。笼统的讨论下线检测技术,将会超出作者的认识范围,并且失去特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及后续文章)仅对“满足运行条件的装配完成品或半成品(主机、总成件或零部件),在(模拟)真实工况下,基于对振动/噪声等信号的识别手段,检查是否存在不期望的NVH问题的下线检测技术”进行讨论。 ”
一、概述
产品性能持续提升,由研发创新和产线(EOL)检测手段创新两方面交互发挥作用,缺一不可。
近年来,对于汽车、家电、IT类大众消费品而言,国内外对NVH性能的关注持续升温。各厂家均在研发上做了积极的资源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然而,新的问题困扰着主机厂(OEMs)及零部件供应商:实验室产品的高性能,如何落实到生产线产品上?
NVH下线检测(EOL)作为主流的解决方案,在此发挥作用。
1.1 下线检测的定义
下线检测即在生产环节,通过某种检测手段,基于某种检测标准,识别并确认产品缺陷,以控制产品质量的过程。
原则上讲,所有产品都需要下线检测!(虽然实际上会有所不同)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1.2 下线检测的形式
下线检测存在多种维度划分方式,在线-离线,全检-抽检,手动-半自动-自动等。其主要就是回答“通过何种手段,如何有效的区分OK/ NG产品?”这个问题。
较为理想的方式是在线-自动-全检,但实际操作中,维度选择将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例如,生产节拍、空间布置、检测环境、检测手段、判定标准、工况设定、甚至是预算与预期等。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1.3 下线检测的流程
常规流程均包含了扫码- 性能检测(不限于振动噪声)- 数据对比(与检测标准对比)- 结果判断(OK/NG)- PLC执行分拣动作等。
基于不同的定制需求,还会可能增加数据库存储、典型故障识别和自学习算法等过程。(后续将讨论自学习算法及故障库应用限制)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NVH下线检测的不同层级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对NVH检测做进一步解释。NVH性能检测大体分为三个层级:
声压级(dBA)、声功率、表面振动加速度/速度量级等属于这一类,对应于NVH性能开发的初级阶段,主要以满足国标/企标对产品NVH Level-based性能目标的要求为主。该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相对成熟,而且不存在方法论层面的技术难点;
干扰声/异响检测、异常振动的检测等属于这一类,由于涉及到典型振动/噪声模式的识别,量级相关(Level-based)检测所使用的单一或多个参量(SPL、FFT、Octave、Order等)的方法偶尔能应用于简单的特定场景,不再具有通用性。
由于振动/噪声模式识别的复杂性,基于常规的NVH分析手段,很难将其量化,国内的主流处理方式是:在生产线现场预留主观评价工位和评价人员,基于“主观评价+噪声故障库”的方式识别并剔除不合格品。(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将在后文讨论)
当然,随着主客观评价技术的发展,通过结合并加权多个客观参量,针对特定的噪声/振动模式开发公式/模型,从而将振动/噪声模式量化的方式在逐渐增多。(该方法将在后续文章中进行讨论)
品质(尤其是声品质)相关的话题,已经是国内近十几来产品开发的热点话题,任何产品研发机构对声品质性能开发的动机和最终受益都不陌生,本文不再赘述。
品质相关(Quality-based)的特点是:其不仅与产品性能本身有关,而且与因人而异的主观的经验、期望及认知层次有关。模式相关(Pattern-based)检测中提到的“基于主观评价+数据库”的方法不再适用。
要解决品质相关(Quality-based)检测的需求,首先需要在研发层面理解几个问题:“目标群体的期望是什么”、“目标群体对该产品的主观评价是什么?”、“如何将主观评价结果量化?。
目前看来,人类在双耳听觉、声音的心理学表征、高层级听觉中枢加工过程及认知过程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声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在产品研发层面,通过一系列的主观评价手段和客观量化分析方法,获取产品声品质性能的客观评价模型/公式,之后将该模型用于品质相关(Quality-based)的EOL检测。即便如此,该方法也无法像Level-based检测手段那样,达到100%的检出率,实践表明,品质相关检测的理论检出率一般不高于90%。(后续文章将会对该方法的理论及实践意义进一步探讨)
三、发展现状
国内各主机厂(OEMs)及零部件供应商,在产品NVH性能、研发实力、行业期望和技术提升欲望等多方面呈现不同的特点,所采用的的NVH下线检测技术手段也存在典型的差异。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注意:这里提到的“多个客观参量”的应用,并未实现模型化,只是各参数有各自的判断标准;
目前,该方法主要服务于“Level-based”层级,通过对采集的振动和或噪声信号进行特定的客观参量分析(SPL,FFT,Octave,Order等),并给出判断。这将是当前及以后相当长时间的主流方案,大部分企业都有所涉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对于“基于噪声信号”而言,“基于振动信号”的检测手段,无声学环境限制、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备受企业青睐。但该方法也受到“振动测点位置不好选取”、“振动-噪声信号相关性不清晰”等技术限制,需要额外注意;
该方法主要服务于“Pattern-based”层级,受训的评审人员在生产线配套的静音房/静音箱内,对产品运行噪声主观评价,与(声音)故障库进行比对,并给出判断。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用人代替测试设备和客观分析函数,解决了模式识别的关键技术问题。但评审人员的判断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个人身体状况、情绪、工作负荷、听觉自适应过程(尤其是比较大的运行噪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出率不稳定。实践表明,持续工作时间越长,检出出错率越高。
该方法是解决“Pattern-based”和“Quality-based”层级的理想方案。在国内的应用还比较少,仅在少数技术成熟的国外独资/合资企业中有所涉及。其应用的核心难点不在生产线板块,而在于:研发板块对所研究产品的声品质性能理解不足,无法获取有效的声品质期望及主观评价结果,并缺乏主观评价模型化技术。(后续将详细讨论主观评价模型化技术)
注:柱状图仅指示各检测手段的相对份额,不表示绝对占有率。
四、趋势与未来
总体而言,“Level-based”层级不存在典型的技术难点,应用广泛且易于实施。近几年,神经网络、大数据及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频繁出现在NVH下线检测技术应用之中,但其主要应用场景仍限制在“Level-based”层级,及简化的“Pattern-based”层级。(后续文章将对此进行解释)
“Pattern-based”和“Quality-based”层级的应用,强烈地依赖研发板块的技术支撑。只有充分理解振动/噪声模式识别和产品声品质,并掌握相关的模型化技术,才能形成客观量化的公式/模型,并应用于生产线板块的下线检测。长远来看,基于“主观评价+故障库”的手段必将被“基于公式/模型”的方法所替代。
未来,人类在双耳听觉、声音的心理学表征、高层级听觉中枢加工过程及认知过程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之后,将全面解构模式识别及品质评价编码,NVH下线检测也将迎来新的革命,只是那时是否仍然需要“NVH下线检测”是一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