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客车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能优化分析
引 言
随着囯家节能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实施,电动客车正迅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和市场化,囯内主流客车厂都相继推出了电动客车产品。有别于传统内燃机客车,电动客车除了乘员生存空间要求外,对电池及安全系统也有安全的要求。电动客车作为城市公交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交通事故形式多为侧翻,随着保有量的増加,其交通事故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客车的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为减少客车翻滚事故中的伤亡率,囯家标准制定了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要求客车进行侧翻试验,并在侧翻后要保持一定的乘员生存空间。
囯内外学者主要考虑对客车车身骨架结构模态、强度、刚度及有限元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对车身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设计,但大多数的结构优化设计也仅仅是在原有车身骨架的基础上凭借经验改变其结构,并没有考虑客车侧翻碰撞对车身骨架结构安全性的影响。然而与传统客车车身骨架相比,电动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布置形式、承载形式及应力分布都有明显的差异,若还按照传统思维得出的优化结构往往缺乏合理性和安全性。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采用侧翻碰撞和结构优化方法对电动客车进行研究,首先建立电动客车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原始客车车身结构进行低阶模态及典型工况下的刚度、强度分析,其次根据囯家标准建立了客车侧翻试验平台有限元分析模型,完成了侧翻碰撞仿真分析。基于车身结构的静动态性能及侧翻碰撞安全性,采用材料优化和尺寸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客车骨架结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实用性和有效性。
1 电动客车有限元建模
3 典型载荷工况分析
客车车身结构主要承受弯曲、弯扭,转弯和制动载荷等。选取对客车车身骨架影响较大的弯曲工况和弯扭工况进行分析,二者对应的载荷施加情况相同,约束情况不同。设置工况如下:
1) 弯曲工况: 对客车满载状态下模拟静态或良好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车辆处于满载静止条件下水平停放,动载系数2.0,约束右后轮心处X 、F 、Z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左后轮心处X 、Z 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右前轮心处F 、Z 方向的平动自由度,左前轮心处Z 方向的平动自由度。从图4 a 可知,弯曲工况应力最大位置在底架零件上,最大应力为423.9 M Pa,该零件材料牌号为Q345B,超过了其屈服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优化设计。从图4 b 可知,车身骨架节点最大位移为3.75m m,发生在车身骨架中地板乘员座椅下部放置电池组的横梁位置。
4.1乘员生存空间评估
在侧翻碰撞分析过程中,0 时刻系统动能最大为146 kJ,0 ~0.16s 时间内动能下降很快,最后趋于一个固定值20 kJ,内能的变化趋势与动能相反;在客丰车身接触到刚性地面后,因车身骨架的碰撞变形,整车的质心高度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如图8 所示,整个过程中有新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质心最大位移325 mms 最大转化动能也即最大总能量增加约47kJ 。
4.2 电池安全性能评估
国家标准对电池包有严格的考核要求,在客车的开发过程中,电池包系统已经通过实物的测试评价,为了避免侧翻中电池包脱落、侵入乘客舱、变形过大而引起电解液泄漏,主要考核电池支架和安装点是否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性能。因为在侧翻过程中,主要是上部结构与地面的碰撞接触,所以布置在中地板乘员座椅下部的电池未受到碰撞冲击;虽然客车骨架的后部变形较大,但后舱座椅下部的电池布置的位置靠近乘员舱的中间区域,在侧翻中也未受到过大的碰撞冲击。前舱驾驶员后部的电池包布置过高,且因骨架结构强度不够,电池包和骨架侧围发生了碰撞接触,电池箱框架发生了较大的变形,影响了电池的安全性能;电池箱安装支架变形较小,最大应变率为1.72 % ,小于20 % 的限值。
5 车身结构优化分析
通过典型工况下对车身骨架的应力和变形分析可知,整个车身骨架最危险部位主要是在底架和侧围,最大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且变形较大。对客车侧翻碰撞分析时,对乘员生存空间和电池安装框架的的性能评估,发现基础车侧围立柱性能较弱,难以承受侧翻中的碰撞力。后电池组部位缺少左右传力机构,造成后部的侵入量较大。后部顶盖部分对立柱顶部的支撑作用也较弱。由此,本文采用了材料优化和尺寸优化两种优化方法相结合,对整车车架影响较大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5.1结构优化设计
结合车身骨架静动态性能及侧翻碰撞性能分析,主要采用增加侧围厚度,采用410 L 材料来提升顶盖和后尾,从而抵抗侧翻中的侧面冲击力;并在后尾增加传力框架,进而将侧面冲击力有效传递到对侧。具体优化方案见图12 、表4。
6 结论
本文对电动客车车身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并对客车车身结构进行刚度、强度及低阶模态分析,按照囯家标准建立了客车侧翻试验平台有限元模型,进而进行客车侧翻碰撞安全性分析,获取客车的结构综合性能水平。采用材料优化和尺寸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强度和侧翻性能进行了综合结构优化及验证,得到如下结论:
1) 车身骨架整体强度水平较高,在弯曲和弯扭两种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值超过了零件屈服强度。经过结构优化,车身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弯曲和弯扭组合工况最大应力降低,但其他工况应力水平均有所提升,且低阶模态频率和振型变化不大。
2 ) 客车侧翻过程中侧围立柱发生了明显变形,电池包和骨架侧围发生了碰撞接触,造成侧围立柱侵入乘员安全空间,电池箱框架发生了较大的变形。优化后车身侧翻性能获得改善,乘员生存空间未发生侵入,电池支架有足够的安全强度,满足标准要求。
- 下一篇:三种方式:如何制造一辆安全的电动车?
- 上一篇:福特开放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数据集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最新资讯
-
生产制造 | 产品加工-EDGECAM 高效自动编程
2024-12-27 17:39
-
设计仿真 | Adams_Controls变拓扑分析
2024-12-27 17:39
-
设计仿真 | Digimat用于碰撞、冲击模拟热塑
2024-12-27 17:38
-
设计仿真 | 海克斯康 MSC Nastran 助力沃尔
2024-12-27 17:37
-
CAERI风洞丨整车环境风洞风雨场探究
2024-12-27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