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电极测试新标准强调“耐久性”

5月26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开了T/CAAMTB 12—2020《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测试方法》团体标准(下称“团体标准”)。
据了解,该团体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导,苏州擎动科技、重塑科技等企业和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参与起草。
“团体标准在原来燃料电池国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苏州擎动科技创始人朱威博士告诉高工氢电,沿用之前国标的测试方法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当下的实际需要,团体标准的出台正好可以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高工氢电了解到,目前我国燃料电池行业沿用的是2009年11月实施的GB T 20042.5-2009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国家标准,国内在膜电极测试方面也一直是沿用该标准。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加快,国内膜电极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此同时,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
“过去针对膜电极的测试评价标准主要着重在电化学性能,而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需要考虑膜电极的耐久性和寿命等方面。”朱威认为,团体标准结合了燃料电池膜电极在车用场景的需求,并在参考了欧美和日本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
由于膜电极的输出性能和耐久性是评价燃料电池系统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参数,本标准在GB/T 20042.5-2009的基础上,补充了膜电极的串漏率、抗反极性能以及多项耐久性测试,提出了新的铂载量和欧姆极化电阻的测试方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公示时特别提到,上述团体标准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和促进贸易和交流的原则,按照在本平台公布的《标准制定程序文件_CAAMTB》制定。T/CAAMTB 12—2020《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测试方法》团体标准规定的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没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据了解,上述团体标准从今年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作为一个团体标准还远远谈不上规范行业的程度。”朱威坦言,我国燃料电池产业要紧跟最新的技术趋势,在测试和评价方法上就必须跟国际接轨,团队标准正好起到一个探路的作用。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BenchmarK」极氪MIX的六人座版本是否存在
2025-03-29 11:39
-
R152.02的04增补,正式加入AEB仿真测试
2025-03-29 11:34
-
RDE法规又双叒叕要修订啦!
2025-03-29 11:33
-
懂车帝碰撞追尾测试并非“没必要”,Model
2025-03-29 09:51
-
越野车辆动力学 —— 越野车辆的操纵性
2025-03-28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