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定子绕组技术
定子绕组是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的动力心脏,通常指由多个线圈或者线圈组通过不同的绕制方式构成的对称电路连接回路。如图1,图2所示,由联合电子自主开发的分离式驱动电机定子绕组。在驱动工况下,当外部的电能通过高压线束连接到定子绕组的输入端子时,定子绕组可以将输入的电能转换成磁能并存储在定转子气隙中,最终转换为机械能提供驱动力。

电机绕组的发展史,就是研究如何将更多的铜导体更方便地嵌入到定子铁芯槽内的过程,从而实现更高的槽满率(槽满率是表征驱动电机绕组技术的关键指标,本文中定义为裸导体截面积除以铁芯槽截面积)。从驱动电机定子绕组技术的发展历程看,可以将其划分为第一代径向嵌装绕组技术与第二代轴向嵌装绕组技术。
径向嵌装绕组是指将铜导体绕制成型后,沿定子铁芯齿部的极靴口将绕组从径向方向装配进铁芯槽内(如图3,图4所示为联合电子开发的圆线/扁线径向嵌装绕组)。

随着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市场的发展,上述工业电机领域的绕组技术被逐一应用到驱动电机领域,如下表1所示为驱动电机典型径向嵌装绕组中分布式圆线绕组、集中式扁线绕组、分布式波绕扁线绕组的主要性能对比(所有的性能对比均为换算到相同电磁设计方案下的典型值):

然而,对于径向嵌装式绕组技术,由于其铁芯槽口极靴形状的结构设计受限,会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峰值/持续特性以及NVH性能,此外在生产工艺上往往还需要手工介入调整,难以实现高节拍(60s以内)的自动化生产。
第二代绕组技术:轴向嵌装绕组
从1958年开始,随着绕组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第二代轴向嵌装绕组技术开始进入市场应用,初期的轴向嵌装绕组也主要应用在大中型工业电机中。
轴向嵌装绕组是指将半成型或者未经预成型的扁铜线导体,沿定子铁芯的端面槽口将绕组从轴向方向装配进铁芯槽内。
轴向嵌装绕组的第一个技术分支:Hairpin绕组
Hairpin绕组工艺是先将扁线绕组预成型为“发卡”式结构,沿轴向整体装配进定子铁芯槽内(如图5,图6所示为联合电子开发的同轴式驱动电机Hairpin绕组)。
由于轴向嵌装绕组不受极靴形状的影响,可以大大减少绕组嵌装所需的装配预留空间和导体间隙,其槽满率可以达到70%左右(目前市场上已批产Hairpin产品的最高槽满率为69%),Hairpin绕组凭借其优异的功率,扭矩与效率性能迅速占领主流技术市场。

I-Pin绕组成型思路是扁线导体不经过预成型,直接将直扁线导体沿轴向嵌装在铁芯槽内(如图7,图8所示为联合电子开发的分布式驱动电机I-pin绕组)。
由于I-Pin绕组无需预成型且为单槽装配,可以进一步降低绕组的装配预留空间,其槽满率可以达到74%左右(以联合电子目前已批产的I-pin产品为例),具有更为优异的功率,扭矩与效率性能。


是Hairpin绕组还是I-pin绕组,两者在结构和工艺可制造性上互有优劣,但是其绕组技术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提高绕组的槽满率来提高驱动电机的功率、扭矩与效率性能,用来满足电驱动市场日益严格的技术要求,这也是驱动电机绕组技术发展的本质所在。
03 联合电子开发的轴向嵌装绕组平台
联合电子开发的轴向嵌装绕组包含I-Pin绕组以及Hairpin绕组,其中I-Pin绕组平台已率先实现批产。
联合电子轴向嵌装绕组作为电驱动市场的核心产品,其电机体积小、功率密度大、效率高、具有更高的峰值及持续性能,可以为客户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终端用户的满意度。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中汽中心工程院能量流测试设备上线全新专家
2025-04-03 08:46
-
上新|AutoHawk Extreme 横空出世-新一代实
2025-04-03 08:42
-
「智能座椅」东风日产N7为何敢称“百万级大
2025-04-03 08:31
-
基于加速度计补偿的俯仰角和路面坡度角估计
2025-04-03 08:30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施 L3级
2025-04-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