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大讲堂】什么是汽车安全?
你见证了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铿锵步伐,陪伴了“中国制造”日渐壮大的伟岸身影。这一时期,整车技术突飞猛进,汽车越跑越快,但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为了给公众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如今各个车型的安全性能对比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这背后离不开C-NCAP的倡导与推动。为了让公众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C-NCAP,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梳理C-NCAP成立十四年来的点点滴滴。在后续几期的短片中,我们将从技术、历程、回顾三个维度,向大家讲述C-NCAP一路走来的故事。
汽车安全是伴随着汽车的发明而出现的,是汽车发明的必然产物。
1912年,福特T型车(Model T)诞生。
T型车由于低廉的售价,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解放了马车,但是那个年代对于汽车的安全性概念还没有形成。

汽车安全主要取决于车、人和交通三大要素。
首先汽车的可靠性要高、安全性能要好;
其次参与交通行为的人要掌握安全知识、遵守交通法规;
此外交通环境、道路、交通设施、法规管理的好坏和完善与否,对确保汽车安全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最早的碰撞试验
比拉·巴恩伊是奔驰乃至世界上的第一位汽车安全技术工程师,在他的榜样感召下,一大批汽车安全工程师应运而生。
他们纷纷意识到改善安全对行车上路的必要性。
汽车史上的第一次碰撞试验,时间为1959年9月10日。
测试车型正是奔驰W111,当年的碰撞测试以喷气引擎为驱动,车辆正面碰撞硬质壁障,已经具备了今天碰撞测试的雏形。

由于碰撞测试的引入,汽车安全性能方面研发迅速地加速。
随着计算机技术,焊接工艺,材料技术的提升,现代汽车的车身设计更加科学,由非承载式车身到承载式车身的转变,合理的力学分析让车身能更有效的吸收碰撞的能量。
交通事故的历史
1769年世界上第一起汽车安全事故发生
1858年英国开始实施世界上最早的道路交通法
据2016年联合国的统计,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135万,伤1000万以上
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制定汽车安全标准,促进汽车安全技术,减少乘员的伤亡。
全球汽车安全标准 ,美国运输部(DOT)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1966年起制订和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
FMVSS分为三个系列
100系列为预防事故发生;
200系列为碰撞过程中的乘员保护或减少伤害;
300系列为减少事故后的灾害。
中国汽车被动安全标准的发展历史,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1998年
1989年我国开始制定最早的汽车安全标准;
与此同时,对应汽车产品的认证也逐步开展;
1997年1月1日,强制性标准测试项目从12项增至25项;
1998年增至34项强制性标准测试项目;
第二阶段是1999~2006年
1999年10月28日,原国家机械工业局567号文发布了中国第一个汽车碰撞安全法规CMVDR294。
2000年1月1日,列入汽车认证40项强制强检之中,
虽然CMVDR294不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法规,但是被政府部门采用,因此具有法律效益。从此,实车碰撞引入中国,中国汽车企业开始面对碰撞安全技术。
2003年11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GB11551-2003正碰标准。2004年6月1日,全面实施,代替了294法规。
2006年7月,侧碰标准实施。同时实施乘用车后碰标准
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建立了汽车正碰、侧碰及后碰三位一体的整车被动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体系,在整车级别上的法规逐步与国际接轨。
第三阶段是2006年至今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已批准发布的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有96项
其中汽车被动安全标准28项,占比29%,是汽车被动安全标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现。
2006年C-NCAP也应运而生,在安全技术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激励汽车企业加大安全研发投入,推动汽车企业向 “自觉追求更高要求” 逐步迈进。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