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悬架纵向特性的再拓展

2020-09-04 00:16:24·  来源:底盘架构CHAARCHI设计开发Dev  作者:Tabua  
 
悬架的KC特性设计很多参数,对于各个参数的影响因子和调节方法熟知,可以对悬架的硬点布置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特别在架构概念阶段,需要通过已有的架构整车参数,
悬架的KC特性设计很多参数,对于各个参数的影响因子和调节方法熟知,可以对悬架的硬点布置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特别在架构概念阶段,需要通过已有的架构整车参数, 设定零部件的布置位置和姿态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个人开设公众号也有一段时间了, 也有朋友后台问过,是否可以提供相应的知识内容和教程什么的,对于这个问题, 我可以很遗憾的说,本公众号的内容仅是个人对底盘概念开发的理解,并没有任何内容来源于书本或者培训内容, 由于能力有限,错误在所难免,目的是抛砖引玉,大家在阅读本公众号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提出不一样的观点。
本文通过上篇文章中纵向特性的一些研究, 结合一些车型的对比分析,简单聊下普通麦弗逊悬架的下控制臂和转向电机的硬点布置 。
当一个车型设定好轮胎尺寸,动力总成位置,轮心到踏点的距离(L113),坐姿H30,地面线(GL)和离地间隙等要求,如下图:
 
图1
基本可以通过上面的参数设定下控制臂外点和内点的位置,如下图:外点在X方向和轮心吻合(位置3),在Y方向受限于基础制动部件的选型和空间,在Z方向受限于控制臂内点Z方向的位置。控制臂内点在X向受限于驱动轴的X向位置, 也即变速箱的输出轴位置,因为驱动轴的包络会影响副车架与连接的羊角的位置(如位置2),而控制臂内点在X向的位置基本在副车架羊角的位置,以得到最好的侧向刚度(如位置1)。
 
图2
而控制臂内点在Y向和Z向的位置同样受限于动力总成的位置,如下图:
 
图3
控制臂内点在副车架上的安装支架到动力总成的间隙基本符合动力总成与周边件的间隙要求,25mm。同时内点在Z向也会受限于驱动轴内侧滑移副的包络空间,当然,图中的Z向间隙还有很多,在这个车型中并没有体现出来,此车型中控制臂内点Z向位置更多的是受限于地面线离地间隙的要求。
如下图,如果动力总成下沉40mm, 驱动轴包络和地面线会挤压摆臂内点的空间(距离1间隙无法达到目标值),一般会将内点沿X方向再次后移。
 
图4
如此,基于以上的分析过程便可以确定简单麦弗逊悬架下摆臂内外硬点的位置,现在唯一需要再次确认的为下摆臂舒适性衬套硬点的位置,如下:
此硬点(位置2)主要介于转向机(位置1)和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位置3)之间, 而转向机的位置受限于变速箱壳体的大小,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受限于人机踵点的位置:
 
图5
确认好摆臂硬点后, 再通过悬架的纵向柔性特性确认转向拉杆的前后角度, 如下:
 
图6
至此,简单麦弗逊悬架的摆臂和转向系统的硬点布置基本完成。
当然, 整个过程还有很多变量需要去考虑和协调,太多细节的东西本文不再去细作讨论。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