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霜仿真分析模型
1.1 基本模型
汽车玻璃除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涉及车身、风道与环境的对流换热、车身结构材料的热传递、霜层的融化吸热等。按暖风流通的路径又可将除霜过程分为:鼓风机吸风、冷风加热、暖风除霜三个阶段,如图1 所示。
本文主要关注霜层融化的仿真精度,不再对暖风芯体换热过程建模。简化后的仿真分析模型主要涉及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固体玻璃的导热,霜层的融化,车身内外饰与内外环境的对流换热。
仿真分析模型是从暖风除霜过程开始搭建的。为了获取出风口较真实的流场分布,这里仍保留了空调箱及风道的几何结构,如图2所示。计算域包括空调箱、乘员舱、固体玻璃、玻璃外空气域及霜层。其中,霜层由玻璃外与空气域交界面创建的壳网格构成。
1.2 设置参数
仿真是对现实的虚拟。模型中设置参数如边界条件、材料属性等与真实值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偏差,这些差异都将影响最终的仿真结果。
设置参数一般分为输入参数、边界条件及材料属性三类,如图3 所示。
1.2.1 输入参数
输入参数是指除霜模式下的整车风量、风口风温及霜层厚度
除霜风量与风温与车辆性能有关。风量是在整车状态下,由专用设备测量获得,如图4所示。
用此方法测得为常温下的除霜风量。在除霜过程中,环境温度约为-20℃,且经暖风加热,空气物理属性改变,所以风量并不固定。
风温在除霜试验过程中进行监测。前除霜均匀布置4个热电偶,侧除霜各布置1个,如图5所示。
霜层厚度与试验条件相关[15]。本次首次采用三坐标扫描仪对霜层厚度及均匀性进行了测定。为保证不影响视野区除霜效果,在玻璃外表面布置5块方形小玻璃,喷完霜层后取下立即进行厚度扫描,如图6所示。
1.2.2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主要考虑车身与周围环境的对流及自身热传导。因温度范围相对较低,辐射很小,不考虑辐射影响。同时,也忽略车身结构自身的吸热量。
为验证边界条件设置的合理性,在除霜试验过程中,在重要位置布置多个热电偶,如仪表板、窗立柱、顶棚、座椅表面等,如图7所示。
1.2.3 材料属性
在热仿真中,材料属性主要指热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导热系数及动力黏性(流体)。有些参数可以从材料库直接查得,还有一些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1)空气:空气的密度、导热系数与动力黏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仿真分析模型中应按真实值赋值。比热容随温度变化并不大,可视为常数。
(2)玻璃:玻璃的材料属性对温度并不敏感,本文按常量来处理。前风挡玻璃与前侧窗玻璃一般结构不同,材料属性也不相同。前风挡玻璃一般为具有三层结构的夹胶玻璃,如图9所示。两层玻璃间夹一层PVB胶。
(3)霜层:除霜试验中的霜层由高压喷枪喷出的水雾遇低温车窗玻璃凝结而成,吸收经玻璃传递而来的部分暖风热量而融化。最先融化的霜层形成液膜附在玻璃表面。在融化的霜层由霜和水两层结构组成,其物性参数也需要用综合系数来表征,计算公式同(7)-(9)。霜或冰为晶体,冰点为0℃(标况)。在仿真软件STAR-CCM+中, 认为当温度达到0.002℃时,霜层完全融化[13]。
2 仿真精度
依据国家标准对除霜性能的要求[16],本文重点关注前25min 的除霜精度。模型设置总时长为25min。运算过程中对出风口温度、风窗玻璃外表面及内饰表面温度,除霜面积比进行实时监控。
2.1 出风口温度
风道出口温度直接影响除霜效率,对仿真精度至关重要。由于前除霜与侧除霜出风口温差相差较大,需要提前修正侧除霜风道对流换热系数,以保证出风口温度仿真值与试验值吻合。由图11知,仿真值与试验基本一致,300s(5min)之后偏差在1℃以内。
2.2 内饰表面温度
为了模拟内饰表面升温现象,模型中施加对流换热边界条件。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如图12所示。因为仿真分析模型中未考虑车身自身温度升高所吸收的热量,故在除霜初期仿真温升比试验偏高。但到达25min 时,内饰温度基本稳定,此时仿真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
2.3 除霜过程
为验证除霜玻璃表面温度仿真精度,试验中,采用热感成像仪(见图13)进行了拍摄记录。对比发现两者温度分布基本吻合,两者偏差在3℃以内。下面将25min 的结果对比如图14所示。
前除霜仿真比试验慢,可能为试验中前风挡玻璃距离机舱较近,机舱散发出来的热量使前风挡玻璃周围空气高于试验舱设定温度,最终导致试验除霜速度快于仿真。由于侧窗距离机舱相对较远,受其温度影响较小,仿真精度也较高,左除霜与右除霜仿真精度均在90%以上。
3 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或试验测试等多种途径,对仿真分析模型中的各输入参数均进行了研究,从输入参数、边界条件及材料属性三个方面,对各参数进行了标定,保证了每个参数的输入精度,完成了除霜性能仿真标准的制定。试验结果表明:在输入参数准确的情况下,基于STAR-CCM+的除霜仿真分析模型可以很精确的评估除霜性能,保证在整车开发过程中除霜性能的达成。
(摘自-胡忠辉,刘存斌,刘东→汽车除霜性能仿真与精度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