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车内微生物与车内环境健康

2020-10-10 19:31:45·  来源:中国汽车健康指数  
 
01 真菌和病毒车内环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微生物也不例外。车内微生物主要来自环境带入,包括驾驶员和乘车人带入,还有一部分来自车内物品,是由卫生条件差导致
01  真菌和病毒

车内环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微生物也不例外。

车内微生物主要来自环境带入,包括驾驶员和乘车人带入,还有一部分来自车内物品,是由卫生条件差导致的病菌滋生。与车内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关系最密切的是军团菌、结核菌、非典型肺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新冠期间,闻“毒”色变,其实微生物病原体对私家车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只要做好个人卫生和用车卫生,大可不必恐慌。

车内环境中,微生物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

以下举几个例子。

1.1  病毒

大多数呼吸道病毒都是季节性流行的产物,如流感、H1N1、MERS等,这次新冠病毒也不例外。

它们通常在秋冬季发生,而在入夏后趋于结束。流感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几乎伴随人类的成长史。

流感病毒通过至少两种机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呼吸系统分泌物的直接和间接传播,以及与落在污染物上的大液滴接触。

所有呼吸道病毒的传播途径都是类似的。所以戴口罩防止呼吸道病毒传播,在任何时候都是简便有效的办法。

1.2  真菌

车内环境中的真菌


对乘用车内环境影响最复杂的微生物应当是真菌。真菌遗传特性复杂,形态各异而且多变,决定了它的变应原性的复杂性,因此很难找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真菌变应原成分。

真菌的抗原物质绝大部分来自真菌的孢子及菌丝,而且不同的真菌菌株在有性繁殖期与无性繁殖期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形态上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匍柄霉(Stemphylium)在无性繁殖期的形态几乎与多孢霉(Pleospora)的有性繁殖期无法分辨。因此不同真菌的变应原性又往往具有相对的交叉性。

另一方面,同一种真菌变应原作用在不同的真菌过敏病人时,可以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再加上真菌过敏患者在对真菌变应原过敏的同时,往往还会产生多种对其它非真菌性变应原的过敏反应,更使真菌的变应原性问题趋于复杂,真菌的形态与发育又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异。不同的接种条件、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及湿度,均可导致真菌形态的自动变异,从而影响其变应原性。

1月24日,武汉金银潭医院联合多家研究机构人员在《The Lancet》杂志发表了对99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其中对患者进行的检测包括通过RT-PCR方法检测鼻和咽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的病毒,同时对这些患者进行常规细菌和真菌筛查,首次详细地描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合并细菌和真菌感染的现状。在99例患者中,合并真菌感染者4例(4%),高于合并细菌感染者(1例,1%)。4例真菌感染中,1例被诊断为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感染,3例被诊断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其中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比列高达15%。

由真菌产生的呼吸道致敏

真菌致敏的最主要途径是吸入致敏,凡能飘散入空气中的真菌,亦是最常见的致敏真菌。常见的致敏真菌有:交链孢霉,它不仅是呼吸道变态反应的主要致病菌,也是过敏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环境中的真菌是否能引起致敏,首先要检测其变应原性。主要利用两种手段检测,其一是生物学方法,即通过真菌变应原的皮肤试验或其它激发试验,以推测其变应原性的强度与活性;另一个是用放射免疫法,即利用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RAST),从体外测定变应原浸液的变应原强度与活性。

了解真菌致敏的以下特点,可帮助用车人自行判断发生致敏是否因车内真菌引起,前8项与用车的内外环境有关,后3项与真菌本身有关:

(1)真菌代谢产生的气味,这些代谢产物可能成为真菌致敏的决定簇。不同真菌代谢产物的量有大有小,有的具刺激性与挥发性,形成特殊的霉味,容易诱致过敏;而有些真菌则代谢物少且比较稳定,不产生强烈的气味,这些真菌较少引起过敏。

(2)温度,一般致敏真菌均喜生长在温暖的地方,其最适温度为18~32℃。气温在10℃以下,真菌生长速度常受抑制。但即使在- 56℃的环境下,真菌仍能维持生命力,故绝不意味着严寒地区即无真菌生长。真菌变态反应较多出现于温暖地区。但如温度高达71℃则大部分真菌会死亡,有些真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如曲霉,而另一些则较弱,如酵母菌。

(3)湿度,湿度高有利于真菌的生长,车辆长时间停留在湿热的地方容易滋生霉菌。

(4)日晒,真菌如受日光直接曝晒则很快死亡。

(5)腐殖质的存在,如果某一区域虽然温度湿度适中,但不存在可供真菌营养的腐殖质,如遗落在车内的实物残渣等,则真菌亦难生长,故保持环境洁净亦是预防真菌变态反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6)空气流速,在空气中飄散的真菌孢子,其飘散程度常与空气的流速有一定关系。孢子一般均来自地表,随大气对流及风力散入空中。

(7)氧的供应,一般气传真菌的生长有赖于氧的供应。多数真菌在温湿的空气中生长迅速,如在隔绝了氧的供应的水中或在氧气供应不充分的条件下,则生长受到阻抑。

(8)车内外条件的差异,气传致敏真菌的播散,车内外差异较大,车外空气中真菌含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而车内则受用车人的习惯影响较大,如车内的通风、日照、清洁度及室内贮存的物件等。

(9)孢子的体积,致敏真菌的孢子体积越小,越易随气流飘扬而被病人吸入呼吸道的深部,如曲霉、青霉、锈菌、黑粉菌等,孢子直径均在10μm以下,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部,诱发致敏。

(10)真菌孢子或菌丝在空气中的飘散量,一般说来真菌孢子或菌丝的播散量越大越易导致过敏。

(11)真菌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真菌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越长致敏的几率越高,有些真菌在空气中出现有季节性,则致敏的时间往往与真菌增长季节高峰相一致。

如何防护真菌致敏

车内或多或少都含有真菌,除了真菌本身的致敏性之外,个体体质也是引发致敏的重要原因。

因真菌而致敏的人,大多属于过敏易感体质,他们多数有家属过敏史或本人对其它致敏原的过敏史。对真菌的过敏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

同属真菌过敏的病人,有些人对交链孢霉过敏强烈,而另一些人则又可能对镰刀菌高度过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复杂,除了个体本身的体质特性外,还决定于后天对真菌暴露机会的多少,真菌暴露时的特殊体质状况等。

例如平时每个人在生活环境中,均有各种真菌孢子吸入,但由于呼吸道的天然屏障健全,并不引起过敏。然而一旦呼吸道发生炎症,特别是在病毒性炎症情况下,呼吸道粘膜上皮破坏,毛细血管暴露,通透性增高,特定的真菌致敏原可被直接吸收而造成某一特定真菌的过敏。

02  微生物-人-车的关系

可以说微生物与人类在生物学上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人体各系统器官处在一种有益菌与致病菌相对平衡的状态。

比如,病毒可以激发人体免疫机制、产生免疫抗体,形成并维持机体的防御能力,预防免疫接种疫苗就是这个道理。但是病毒会使人患病并危及健康。例如:流感病毒等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毒,SARS等。新冠。另外,一些传染性不强的病菌,可以采用自愿接种或和平共处的方式。微生物与人类达成一种微妙的相对平衡的状态。

车作为交通代步工具,也是微生物居住的场所。车内环境、乘用车人和微生物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态体系。良好的生活和用车习惯直接影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车作为流动工具,如果处理不当,可作为传播载体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因此,车辆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定时和做足消毒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对于私家车,由于其私人属性和易于防控,一般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就足够了,无需进行过度的消毒。

在发生特殊情况时,如车内环境明确受到了传染源的污染,准备一些必要的强化消毒措施可保证用车安全。

传染病流行期间,如此次新冠疫情期间,面对新发传染病流行的诸多不确定性,如无症状感染者、人群感染情况不确定、病毒不断变异且传染性强等,有必要提高警惕性,做一些必要的防控准备。

如车内乘员从公共场所返回车辆后,建议先用手消毒剂对手进行清洁,亲友搭乘后,也可以及时开窗通风,并对车辆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减少陌生人乘车机会,尽量保持车辆通风、干燥,提高空调系统清洁频率。

当然,也不建议对车辆过度消毒,不必反复在车内空气喷洒消毒剂,过量使用消毒剂会腐蚀车内饰品,造成乘车人吸入或接触到消毒剂,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