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速对整车下不同车轮散热性能影响
本次实验所选用的实验车辆的车轮为原始车轮与气动优化后的车轮如图1 所示,气动优化车轮相较于原始车轮降低了整车气动阻力0.008。
2.1 计算模型
本文计算采用某轿车整车模型为载体如图6所示,模型主要包括车身、车轮、制动器、底盘、前舱内部重要部件。包括制动钳、刹车片、通风制动盘如图7(a)所示,其中通风制动盘通风道是用41个倾斜散热筋构成如图7(b)所示。
制动盘材料设置为灰铸铁,密度7200kg/m3,比热容460J/(kg.K),热传导率54W/(m.K)。车轮转速、制动盘转速以及地面移动速度根据实际工况设置。计算域入口设置为速度入口,计算域出口设置为压力出口(0Pa)。
本文是基于STAR CCM+软件进行数值计算,根据计算需求,共有定常与非定常两种方式的数值计算。定常计算时湍流数值模拟采用ReynoldsAverageNavier-Stokes(RANS)方法,非定常计算时,湍流数值模拟采用Unsteady-StateReynoldsAverageNavier-Stokes (URANS),两者计算都采用分离式求解器,其适用于不可压缩及适当压缩的流动。本文中的流体采用不可压缩,选用两方程的Realizable k-ε模型作为湍流模型,壁面函数采用Two Layer All y+ Wall Treatment。进行离散化时,采用二阶迎风格式,其可以较快的达到计算精度。计算热时,采用Boussinesq Model,其只考虑温度变化而忽略压强变化引起的密度变化。
车轮分为车轮轮腔与轮胎两部分,其中车轮轮腔的旋转速度采用MRF方法,(MRF区域构建需要将整个车轮轮腔封闭,在轮胎与轮辋连接处构建一圆柱侧面以封闭轮腔如图9所示)。其模型假设网格单元做匀速运动,实际上不是流体旋转,而是坐标系在旋转,以此来达到周围流体的旋转效果。轮胎采用旋转壁面法,两者旋转速度相同。
制动盘散热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计算可用图10表示,在速度及固体表面温度求解出对流换热系数及流体温度,再传送到热传导求解器中,再加上材料属性求解出固体表面温度,然后再循环,每循环一次求解出通风制动盘一个瞬态温度。
3.1 原始车轮和优化车轮的实验与仿真结果对比
选择车速恒为60Kph工况的冷却阶段的原始车轮与气动优化车轮(制动盘温度从500℃冷却到100℃)作为实验与仿真的对标工况,并针对车轮周围流场的温度进行验证分析。
3.1.1 制动盘温度对比
图11给出了原始车轮在60Kph工况下,制动盘温度从500℃降到100℃所需冷却时间的实验和仿真对比结果。从图11中制动盘温度随冷却时间的变化曲线均可看出,仿真与实验的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相近,仿真得到的制动盘温度曲线略高于实验下得到的制动盘温度曲线,相差18℃,误差为4.5%。即可得到实验和仿真的结果吻合性较好,其误差基本在实际工程的可接受范围内。
在制动盘温度从500℃冷却到100℃这段时间,分析实验与仿真的右前车轮入口、右前轮拱罩前侧及后侧测点的温度。如图12可知,仿真与实验所得到的车轮周围流场温度均在25~29℃之间,且车轮入口的温度在实验与仿真中均是最小的;在实验中的轮拱罩的周围流场温度均高于仿真的轮拱罩周围流场温度,此外,不论仿真还是实验的轮拱罩前侧与后侧的流场温度相差很小。且三个测点的温度误差最大值不超过4℃,因此可以说明仿真中车轮周围流场温度和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
3.2 不同车速下实验与仿真对比分析
如图13所示是四种实验工况的制动盘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车速下原始车轮的制动盘温度冷却速度均高于气动优化车轮,即气动优化车轮相较于原始车轮是不利于制动盘散热,但在30Kph车速下气动优化车轮的制动盘相较于原始车轮的制动盘冷却所需的时间所需时间较长。为了分析其原因,在仿真计算中比较了30Kph、60Kph、120Kph车速下两种车轮的散热性能。
比较两种车轮在车速在30Kph以及60Kph下制动盘通风道流速如图15所示,可以看出原始车轮下制动盘的通风道的流速明显高于气动优化车轮,且30Kph车速下两种车轮的制动盘通风道流速差异更加明显,其原因就是上述分析的位置1,在制动盘周围的流速低,进而导致流入通风道的气流流速低。
通过上述对车轮周围的流场及制动盘通风道流速的分析可知,30Kph气动优化车轮散热性能差的原因:其进入轮腔的气流更多的是从车轮内侧的后侧流出,然后经过车轮尾部向外流出,而流入车轮轮腔特别是制动盘周围的流速很低,从而降低了制动盘的散热性能。
实验与仿真的制动盘温度变化吻合性较好,实验与仿真的误差为4.5%,其误差基本在实际工程的可接受范围内。实验与仿真的车轮周围流场温度最大温度误差不超过4℃,进一步的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
无论车速是低速还是高速都表明气动优化后的车轮相较于原始车轮是不利于制动盘的散热,特别是在低速下,气动优化车轮相较于原始车轮散热性差异较大,但在中速、高速下,气动优化车轮与原始车轮的散热性能差异较小,其原因时低速时的气动优化车轮中,进入轮腔的气流更多的是从车轮内侧的后侧流出,然后经过车轮尾部向外流出,而流入车轮轮腔特别是制动盘周围的流速很低,从而降低了制动盘的散热性能。
- 下一篇:液压制动系统协调控制下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研究
- 上一篇:46家C-V2X企业,亮了!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最新资讯
-
系统级封装(SiP)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
2024-12-23 08:51
-
车载通信框架 --- 智能汽车车载通信架构浅
2024-12-23 08:40
-
全国首例!武汉车网智联公司完成智能网联测
2024-12-23 08:39
-
R54法规对商用车轮胎的要求(下)
2024-12-23 07:39
-
为攻克油冷技术难题,舍弗勒申请一项电机转
2024-12-23 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