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内卡车座椅进化史
1.早期的卡车就是沙发加轮子
1896年10月1日,戴姆勒基于马车改装了第一辆卡车,座椅也原封不动的搬用了马车上的那套东西。

“汽车就是几个沙发加四个轮子”,这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的名言。1956年,新中国生产了解放CA10卡车,从此打开了“made in china”的序幕。CA10的座椅采用固定式设计,木板+弹簧+填充物+人造革就成了当初的座椅。
2.早期的固定式座椅
早期的卡车没有安全带,固定式的座椅加上简单的靠背只是提供支撑作用,所以现在看早期的驾车影像资料,基本上是把方向盘“抱”在怀里,姿势很诡异,更不要说什么舒适性了。
固定式的座椅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没了安全带的束缚,在山区行驶的时候,司机很容易被甩来甩去,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
3.分体式座椅的雏形
国际上5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分体式座椅,让司机能够老老实实的待在自己的座位上面。
1960年,我国第一辆分体式卡车座椅诞生于济南汽车制造厂生产的黄河JN150上,平头卡车的设计,将发动机放在了驾驶室的里面,所以内部形成一个巨大的鼓包,所以座椅也被布置在了发动机舱的两侧,这也是我国分体式座椅的雏形。
4.第一个减震式座椅的诞生
中国一汽的第四代卡车开始,虽然驾驶室依旧采用硬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底盘上面,但是带有减震的座椅,通过旋钮调整减震,路面的震感也确实能够吸收一大部分,在当时来看已经非常的先进了。
5.舒适性卡车座椅的出现
2007年,以一汽二汽为代表的车企相继推出了我国的第五代卡车,即东风天龙和解放J6产品,新产品的问世,将驾乘舒适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驾驶员的减震方式也升级为驾驶室减震+座椅减震的双重减震模式,进一步提高驾乘舒适度。
6.空气悬浮座椅崭露头角
2008-2009年左右,国内卡车也开始选装空气悬浮座椅,不过当时的所谓空气悬浮座椅虽然很先进,在今天看来,不过属于半气悬浮减震产品。座椅高度调节仍是机械结构,只是用气悬浮代替了之前的机械式减震簧。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空气悬浮减震座椅大量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不过,那时候的空气悬浮减震从效果来说,真的比不上当时成熟的机械减震座椅。
2012年之后,国内卡车开始百花齐放,各大车企开始竞相推出自己的新品,座椅的舒适性被作为非常重要的环节被车企所考虑。以重汽、福田为代表的车企将更为舒适的气囊减震座椅作为自己产品的标配推向市场。
到目前为止,空气悬浮座椅基本上已经作为重卡的标准配置,卡车座椅也由原来国内工厂生产转为和国际大型的座椅生产企业合作,采用合资的方式,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座椅生产技术,来改善中国驾驶员的驾车的舒适性,为跑长途运输的卡车司机提供保护,使他们免受长途驾驶不断颠簸带来的不适感。
中国卡车市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关注驾驶员的健康状况。驾驶员是卡车的一部分,没有驾驶员,卡车是无法运转的。今后,相信整车厂商会更多地关注驾驶员的健康,而不会一直纠结于成本,因为驾驶员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作为汽车座椅厂商,不仅会更多地在驾驶员座椅的舒适性、功能性和耐久性方面予以关注,而且会更多地了解终端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专用座椅,不仅让卡车司机的屁股彻底得到解放,更能得到安全的保障。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