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关注的正面25%偏置碰撞,究竟撞出了什么?

2020-12-04 20:16:35·  来源:艾迪汽车  
 
据国家道路交通部门统计,中国交通公路总长度达485万公里,其中,仅有12%的道路中间设有隔离带,无隔离带大大增加了车辆对向行驶时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为了避免
据国家道路交通部门统计,中国交通公路总长度达485万公里,其中,仅有12%的道路中间设有隔离带,无隔离带大大增加了车辆对向行驶时发生碰撞事故的概率。为了避免此类交通事故对车内乘员的伤害,车辆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出现了。

正面25%偏置碰撞是什么?专家是如何通过它评判车辆安全性能的?

目前国际主流的车辆正面碰撞试验工况根据车辆与碰撞避障覆盖的面积分为四种:正面100%、50%、40%、25%偏置碰撞。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指车辆以64.4km/h±1km/h的时速、25%±1%的重叠率(驾驶员侧)正面撞击固定刚性壁障,测试内容包括在这种运动状态下,人员伤害、运动状态、车体结构变形等。

2012年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最早采用该测试工况进行车辆安全性评价,2017年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将该工况引入中国,是其车内乘员安全指数的重要评测项目之一。由于正面25%偏置碰撞面积小,且避开了车纵梁、甚至前防撞钢梁,致使乘员舱在发生高速碰撞时受到更大的冲击,因此也被成为“魔鬼角度”。

该项的评价指标包含:车辆结构、假人伤害、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每个分项的成绩由碰撞后该部分产生的缺陷数,即技术瑕疵或失分项来进行评定,[YZ1] 总体评价再根据缺陷总数进行定量评级,成绩分为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四个等级。

车辆结构是车辆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主要考核碰撞中车辆是否给乘员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通过乘员舱下部侵入量(A柱下铰链、左侧搁脚板、左侧足板、制动踏板、驻车制动踏板、门槛)、乘员舱上部侵入量(转向管柱、A柱上铰链、上仪表板、左下方仪表板)以及车辆结构定性观察(搁脚空间压溃情况、铰链柱撕裂情况)这三个方面综合判定车辆结构等级,车辆结构评价越高,车内乘员受伤害程度越低。

假人伤害模拟乘员在碰撞中的真实情况通过评定假人各部位(头部/颈部、胸部、大腿/臀部、小腿/脚部)的传感器所测量的伤害值进行定量评价。

约束系统和假人运动是指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安全带对车内成员的保护情况,成绩评定则通过假人正面头部保护、侧面头部保护、正面胸部保护及乘员防护四个方面的缺陷总量进行定量评价。

C-IASI正面25%偏置碰撞的出现,对国内车辆安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可以说,对车企来讲它是一道紧箍咒,对车主而言是一道安心平安符。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