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开展竞品汽车软件控制策略解析对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获取车辆CAN总线信号是控制策略解析的基础和前提。软件测评中心深入开展CAN总线信号解析研究工作,开展10余款车型的实践探索,目前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解析方法和规范,初步构建专业的CAN解析能力。
基于诊断原理,通过车辆诊断仪向诊断CAN发送某一信号访问,得到车辆的回应,再通过诊断上物理值,即可获取该信号的ID、DID、数据长度、类型、格式以及计算出信号的比例系数和偏移量。
缺点:诊断响应速度慢、试验中需要外接访问设备、诊断口设置安全访问影响。
基于车辆CAN协议,连接车辆动力CAN,通过设计一定的工况,观察动力CAN报文的变化,将变化的ID和bit位进行筛选,对应着其变化规律,可将信号进行定位;再通过外部诊断仪、传感器、仪表等物理示数,计算出信号的比例系数和偏移量。
缺点:逆向解析工作量大,对工况要求比较严格,例如需要结合充电、高低温试验等。
将已知CAN信号的车型动态变化规律明显、有特征的信号,通过几个特定的工况绘制标准模板曲线,将未知车型在同样特定工况下的报文通过智能算法,对比出相似的曲线,从而快速定位信号的ID和bit位。为规范CAN总线信号解析流程,提高解析效率,实现数据采集、分析标准化,软件测评中心制定了协议车辆CAN总线协议解析方法、车辆CAN总线信号解析工况等相关解析规范。通过CAN总线解析将主要输出解析报告、DBC文件、诊断通讯采集器,其中解析报告包含记录车辆的基础数据及全部解析过程和结果,DBC文件指把解析信号编译成物理值可直接加载到数采设备中,诊断通讯采集器是在包含诊断信号的情况下,提供给客户用于访问诊断CAN的工具,定制化的编程使其对应车型唯一。针对行业高度关注的某款车型,通过解析筛选出37个有效ID,共计261个有效信号,其中动力CAN 总线信号162个,底盘CAN总线信号4个,充电CAN总线信号95个(电池单体电压)。
软件测评中心将持续提升汽车CAN总线解析能力,深入开展行业高度关注车型的CAN总线信号解析,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CAN总线协议,全方位支撑汽车开展竞品车的对标测试,降低汽车对标成本,提升企业研发效率,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邮 箱:wangyunchuan@catarc.ac.cn邮 箱:mahuanhuan@catar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