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20年度测评结果研究报告

十五年来,C-NCAP经历了5次版本升级,测试难度逐步提升,当前版本为2018版,总体而言,经过多年的发展2018版C-NCAP已与全球NCAP体系全面接轨。2020年3月,为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整合中心测评资源,推进测评工作一体化,更好地服务汽车行业,中汽中心设立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统筹C-NCAP与CCRT运营工作,进一步优化运行相关测试规程和品牌,C-NCAP也进入新的阶段。
2020年C-NCAP共计进行了25款车型的测试。10-20万元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价格区间,2020年C-NCAP测试车型有68%集中在此区间。

在25款车型中,有21款车型配备了侧面安全气帘,配备率为84%,有1款车型配备了主动式发动机罩,ESC功能的配备率达到100%,16款车型配备了AEB(车对车)功能,15款车型配备了AEB(车对行人)功能。
25款评价车型中,有12款车型综合得分率在90%以上,11款车型综合得分率处于80%-90%之间,2款车型综合得分率在80%以下。

在25款车型中,乘员保护得分率处于90-95%之间的频次最高,共有11款车型,有7款车型表现突出,得分率在95%以上。加分项方面,前排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为100%,后排提醒有6款车型不满足加分要求,侧气帘方面总体表现良好,符合加分条件的占比较高。

罚分项方面,试验后落锁功能未解除、假人发生下潜、约束系统失效、碰撞过程中车门开启现象均有发生,但占比较低,总体表现良好。
正面100%碰撞前排假人胸部平均得分率81.4%、小腿平均得分率80.9%,有待进一步提高;后排假人颈部得分率平均值83.7%、胸部平均得分率78.2%。正面40%偏置碰撞呈现与正面100%碰撞相同的结果特征,前排假人、后排假人在胸部、小腿、颈部的平均价得分率均相对偏低。

25款车型的行人保护得分率明显低于被动安全得分率,有3款得分率在80%以上,其他车型均低于80%,得分率均值72.9%。头型冲击试验得分率偏低,平均值为66.7%,腿型冲击得分率较高,平均值为97.7%。

主动安全评价结果呈现出一定的“两极化”特征,原因在于AEB配置策略导致两极化。具备AEB功能的车型中,车对车自动刹车测试平均得分率为94.1%,车对行人的平均值为88.6%。

自2006年以来,在被动安全方面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到目前的2018版,平均得分率差距基本稳定在5%左右。自主品牌安全性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销量排名靠前的几家头部企业车型平均成绩要高于其他企业平均成绩,并且差距还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在2018版C-NCAP已完成的71款车型中,有部分自主品牌车型的得分率还不太理想,还有进步空间。

2020年所测试的25款车型中,中大型SUV和中大型轿车以91.3%和90.9%的综合得分率分别位列第1名与第2名。

主流电动汽车测试表现突出。2018版C-NCAP共测试电动汽车12款,涉及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以及中大型SUV三种车型。按照车型划分可以发现,所测试的几款电动SUV车型平均得分高于燃油车SUV,电动紧凑型轿车得分率则略低于燃油车。

新势力产品实力不容小觑。与2018版所测试的71款车型总体平均水平相比,新势力产品综合得分率更高,差值在5%以上。乘员保护与主动安全得分率优势明显,行人保护略低于总体水平。

第三方测评是汽车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
汽车社会需要安全领域的测评机构引导提升社会对道路交通安全和车辆安全的重视,引导汽车产品安全性能提升,进而逐步降低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率,改善道路交通安全。需要第三方测评与汽车行业一同把握安全技术发展方向,为国家标准和法规的研究制定积累数据、提供试验参考。需要权威专业的测评机构通过建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测评技术指标,助力企业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在产品设计时兼顾安全与成本,提升中国汽车产品的竞争力。需要权威的与国际接轨的安全领域机构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和话语权,加快推进我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发展的步伐。面对购车及用车日趋理性的消费者,需要权威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提供准确详细的汽车安全信息,为消费者购车和了解车辆安全性能提供良好渠道。
C-NCAP作为中汽测评的重要品牌之一,也肩负着上述的职责和使命。在未来,C-NCAP将聚焦汽车安全,汇聚汽车行业智慧,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具有广泛共识的测试评价规程体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权威、业务精湛、有公益情怀的专家队伍,持续巩固C-NCAP在汽车安全领域的领先优势。我们将积极融入全球安全公益组织,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科普推广,践行汽车安全在中国的公益使命。
报告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r3l5oQUY8mt22BmNlO617g
提取码:1234
- 下一篇:将路面引入室内的先进测试与仿真技术
- 上一篇:整车塑料零件性能测试介绍(二)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