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如何评估产品发出的声音?
人耳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但从本质上讲,有两个部分需要建模才能进行精确的模拟,提供声音方向性的耳廓,可控制频率形状和声阻抗的耳道和中耳。
中耳,包括鼓膜和三个小骨头,称为听小骨,可以被视为高质量的传声器;耳鼓膜位于耳道的末端;耳道通过共振来改变外部声场,在某些频率下放大声音。
但这并不是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耳朵的响应也会随着音频设备在多大程度上紧贴耳道入口,或对耳道入口形成声学负载而变化。
最初尝试设计声耦合腔的目的是针对当时使用的电话和耳机。最初,耳道和耳廓被表示为简单的体积。最终在1970年制定了IEC 318标准。这是对人耳的粗略模拟,其模型将可用频率范围限制在8kHz以下。
电子产品向更小、可穿戴、具有更宽频率范围的演化,推动了对具有更宽频率范围和更高准确性的耳模拟器的需求。
1981年,新的耳模拟耦合腔IEC 711标准化,被称为“711耦合腔”。配备一系列的适配器,它可用于插入式耳机和助听器,它的频率范围扩展到了10kHz。
数字音频的发展、对双耳听力兴趣的增长以及3D空间中音源的定位,引领研究开发评估可穿戴产品的解决方案。
这些产品大多在开放环境使用,仅通过模拟中耳和简化的耳廓无法准确测量。需要一个更完整的耳模拟器,它应集成声耦合腔和耳廓的精确构造。研究表明,耳廓、头以及肩膀会影响自由和扩散场的耳朵响应。
这致使1987年开始研发头和躯干模拟器(HATS)。


最新资讯
-
自动驾驶卡车创企Kodiak 将通过SPAC方式上
2025-04-19 20:36
-
编队行驶卡车仍在奔跑
2025-04-19 20:29
-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车节能分技术委
2025-04-18 17:34
-
我国联合牵头由DC/DC变换器供电的低压电气
2025-04-18 17:33
-
中国汽研牵头的首个ITU-T国际标准正式立项
2025-04-18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