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直播报道天津大学智能网联巴士
天津大学智能驾驶车队(以下简称车队)来自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由一辆智能驾驶中巴参赛。虽然中巴车尺寸长、重量高、驾驶操控难度大,但在先进控制算法的加持下,车辆全程行驶平稳,成为赛场的一道亮丽风景。

V2X智能网联技术是今年比赛的一大特色,也是多个参赛队伍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项目。本车队采用了天津大学自主开发的智能驾驶智能终端和华为MDC控制器,是一支采用“中国芯”的参赛队伍。通过使用基于智能诊断的V2X容错通信技术,借助多信息融合和智能决策,智能中巴高效可靠地通过了启动出发、停车接客、事故绕行、红绿灯路口通行、救护车避让等5个测试场景。通过使用自学习自趋优轨迹规划、车辆状态估计与抗扰控制算法,利用车-路-云协同,克服了车身长、车重大、车道线狭窄等挑战,出色完成了弯道通行、弯道超车、拥堵路段通行、转盘通行、调头绕行、施工绕行,以及定点精准停车等10余个测试环节。比赛过程中行车流畅,全程没有人工接管,得到了央视记者与裁判员的高度评价。
此次比赛是天津大学智能驾驶车队连续五届征战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赛场,车-路-云智能网联协同自趋优技术成为车队的技术亮点。此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海河教育园管委会支持天津大学建立的28公里、17个路口的智能网联测试道路与智能公交,也获得了天津市人工智能重大专项“智能无人系统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算法的研发与应用”的支持。过去一年多以来,通过技术的迭代升级,天津大学自主开发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平台,建立了复杂场景多信息融合感知技术、强化学习决策技术、高实时性路径规划算法、自学习自趋优智能控制算法,以及模型-数据混合驱动的故障诊断与代偿技术。
一直以来,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研究中心注重依托科研和实践项目,搭建多学科交叉和实践培养平台,引导学生深度参与项目设计和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天津大学还将开发建设的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向天津市所有院校开放,形成了天津市智能网联联合实验室,支持了来自十余所高校的45个团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GB/T 41484-2022对车载超声波雷达的要求
2025-02-25 08:19
-
挑战全球高温气候极端场地|中国汽研智能网
2025-02-24 20:26
-
EV/EVSE强检标准上路,Chroma为您全力把关!
2025-02-24 20:18
-
智能网联公司与澳大利亚ANCAP开展技术交流
2025-02-24 16:14
-
《汽车轮胎干路面制动距离试验方法》等团体
2025-02-24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