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折射率匹配法GDI 发动机附壁油膜特性
1、试验装置
试验选用的定容燃烧弹边长为160 mm,有4个直径为80 mm的圆形视窗,容弹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GDI喷油器被安装在容弹顶部,在容弹侧面安装支架,石英玻璃固定在支架上,LED 灯带缠绕于圆柱形石英玻璃侧面,照亮石英玻璃表面。通过调整支架位置保证石英玻璃位于喷油器正下方,喷嘴与石英玻璃上表面相距为37 mm。采用氮气作为环境介质,环境压力维持在常压为0.1 MPa。采用热电偶监控容弹内环境温度,在向容弹内部充气过程中,容弹内环境温度会略有上升,静置一段时间后,待温度达到(43±2) ℃即可开始试验。图2为试验装置示意,试验采用的高速相机为Phantom高速相机,拍摄速度为9 900 幅/s,曝光时间为10 μs,采用Sigma镜头,光圈为f/2.8,拍摄得到的图像分辨率为512×512。一台高速相机通过容弹下方45°反射镜来获取油膜沉积、发展和蒸发信息;使用一台500W 镝灯从容弹右侧视窗照亮喷雾场,利用容弹左侧的高速相机拍摄喷雾宏观形态信息。
图1 容弹内结构示意
图2 试验装置示意
试验条件如表1所示,容弹内温度为(43±2)℃,压力为0.1 MPa,采用5孔GDI喷油器,喷孔直径为0.18 mm,长径比为0.93,喷油脉宽为1.5 ms。正己烷对应汽油中的中低沸点组分,且与汽油有更相近的闪沸特征,因而选用正己烷为试验燃油,喷油压力为10 MPa,在10 MPa 下针阀全开、喷油器流量为8.01 g/s。利用容弹顶部的加热系统,燃油温度可控制在40~120 ℃。试验标定燃油为异辛烷和十二烷。
表1 试验参数
折射率匹配法(RIM)测试技术相关内容详见源文献[1]。
2、结果分析
燃油温度是影响燃油碰壁油膜厚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对多孔喷油器而言,在不同的燃油温度下,喷雾可能发生闪沸,产生不同程度的坍塌,导致附壁油膜的体积、面积和厚度发生变化。对不同燃油温度下附壁油膜的形态与厚度进行分析。
2.1 喷雾形态分析
不同燃油温度可直接影响喷雾形态与附壁油膜形态,图3为不同燃油温度下喷雾图像示意。当燃油温度从40 ℃增加到80 ℃时,可以从喷雾图像中看到清晰的独立雾束;燃油温度升高至90 ℃,喷雾在喷嘴出口处明显坍塌,出现了闪沸的典型喷雾现象;随着燃油温度继续升高,5 束燃油最终完全坍塌。闪沸引起的坍塌已经被广泛研究,原因归结为在喷嘴出口处形成了封闭的低压区。离开喷嘴的燃油发生闪沸而剧烈雾化,油束在喷嘴出口处膨胀且宽度增加,多个油束重叠阻碍油束间的气体与外界交换,导致内部的压降无法得到补偿,低压区形成。在环境压力的作用下油束逐渐聚合,直至完全坍塌。
图3 不同燃油温度下喷雾图像示意
2.2 附壁油膜形态分析
燃油温度也直接影响附壁油膜的形态。图4为油膜面积最大时刻的油膜厚度伪彩。燃油温度较低,每个喷孔处的油束在壁面形成独立油膜;随着燃油温度升高,闪沸越来越剧烈,发生坍塌现象,独立的油束合并成一个油束,油膜逐渐向中心聚合,最终形成一片完整的油膜。当燃油温度从40 ℃升至70 ℃,闪沸现象未发生,油束之间几乎无相互作用,因而在壁面上留下各自独立的油膜,温度低、燃油厚度较大。随着燃油温度增加到80 ℃,油膜明显变薄,在喷雾图像中可以看出雾束的直径明显增加,因为80 ℃时过热度Rp为1.43,闪沸现象已经发生,闪沸极大促进了燃油的雾化与喷雾液滴的蒸发。从90 ℃升至120 ℃,喷雾的闪沸程度增加,油束间的相互作用力越来越强,不同油束向中心聚合,最终坍塌成一束喷雾雾柱,在壁面形成一片完整的油膜。温度越高坍塌程度越高,壁面油膜形状越圆润、厚度越大。
图4 不同燃油温度下油膜厚度伪彩
2.3 附壁油膜厚度分布
为了定量分析图4所示的燃油厚度分布,取燃油温度为50、80 和120 ℃,将附壁油膜的厚度按从小到大排列成柱状如图5所示。当燃油温度为50 ℃时,油膜超过1.0 μm 的燃油所占比例不足25%,因为在50℃时燃油未发生坍塌,壁面形成5束独立油膜,油膜体积大、厚度高。当燃油温度升高至80 ℃时,不同厚度油膜所占比例均匀,未形成壁面厚度过大的燃油。在80℃时,燃油的过热度Rp为1.43,喷雾闪沸已经发生,极大促进了燃油液滴的破碎与雾束蒸发;同时该过热度又不能有效诱发坍塌,因而薄油膜的比例增加。当燃油温度升至120 ℃,低厚度区域占比减小,厚油膜占比激增,1.0 μm以上的油膜厚度占比远大于35%。这主要归于过热度提高引起的喷雾坍塌所导致,形成了一束喷雾射流,各喷孔喷射的燃油撞击到相同的区域,形成较为集中的油膜。
图5 不同燃油温度下附壁油膜厚度概率分布
2.4 附壁油膜体积变化
图6展示了燃油温度为50、80 和120 ℃下附壁油膜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喷雾撞壁后油膜体积迅速增加,达到最大油膜体积后再缓慢蒸发。在50 ℃下,喷雾未发生闪沸,大量未雾化的液相燃油撞击壁面,附壁燃油体积大、厚度高,高厚度油膜抑制了附壁油膜蒸发,且此温度下燃油温度低,因而油膜蒸发速度较慢;燃油温度为80 ℃时,喷雾发生闪沸,与燃油温度为50 ℃的工况相比,部分燃油在附壁前就已雾化,附壁燃油体积小、油膜薄;在120 ℃下,喷雾剧烈闪沸,燃油雾化程度极高,大部分燃油在附壁前就已经蒸发,但雾束发生坍塌,附壁燃油面积小,壁面油膜厚度大,高燃油温度下的蒸发速度反而极慢。
图6 附壁油膜体积随时间变化
3、结论
本文研究使用了折射率匹配法对附壁油膜的形态、体积与厚度进行测量与分析,在环境压力为0.1 MPa时不同的燃油温度对燃油碰壁过程的影响。
(1) 在低燃油温度区间,喷雾未发生闪沸,喷雾雾束互不影响,在壁面上可形成各自独立的小油膜,且低温区间内油膜厚度变化不大,蒸发速度较慢。
(2) 随燃油温度增加至80 ℃以上,过热度大于1,喷雾闪沸发生,燃油雾化增强,且随温度升高燃油分子更活跃,因而油膜体积降低。
(3) 高燃油温度下,喷雾过热度升高,雾束向中心聚拢,直至形成一束雾柱,附壁油膜也随之向壁面中心聚合,直至形成一片完整的圆形油膜且油膜体积减小;随温度升高,厚油膜所占比例增加,过热度越高,喷雾坍塌程度越高,油膜边界越圆滑。
文献来源
[1]何 旭,刘 聪,李彦凯,等.基于折射率匹配法GDI发动机附壁油膜特性[J].内燃机学报,2021,(03):233-240.
- 下一篇:柴油机进气火焰预热系统着火临界温度的研究
- 上一篇: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试验综述
2024-11-16 08:25
-
汽车可靠性前沿技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
2024-11-16 07:33
-
一文讲清AEB误触发的原因及法规要求
2024-11-16 07:30
-
HEAD acoustics下线检测:最高级别的质量保
2024-11-15 17:09
-
新能源公司与哈尔滨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揭
2024-11-15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