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起动过程瞬态喷油量的控制策略
1、试验设备及方案
试验用柴油机为一台4缸高压共轨、增压中冷柴油机,图1为发动机试验台架示意,表1为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为了评价起动性能的优劣,使用 HC 排放和起动时间作为起动过程的评价指标。参考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评价方法定义了起动过程的上升时间t1和调节时间t2,如图2所示。

图1 发动机试验台架示意
表1 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图2 起动时间定义
2、结果分析
2.1 恒定喷油量起动试验
起动油量对柴油机起动过程有重要的影响,笔者在不同恒定喷油量下分别进行了5次起动试验。图3为不同喷油量起动过程的瞬时转速。喷油量越大,起动过程转速上升越快,起动结束时转速上冲越严重,过渡阶段的转速波动越大。

图3 不同恒定喷油量起动过程的发动机转速
图4为不同喷油量5次试验的平均起动时间、转速上冲量和HC体积分数。图4a中,转速上冲量为起动过程的峰值转速与怠速转速之差。随着喷油量增加,上升时间t1和调节时间t2越短,但转速上冲量越大。转速上冲量过大时调节时间反而增加。图4b中,喷油量越大,起动初期的HC体积分数越高,HC体积分数升高的速度也越快。

图4 不同恒定喷油量起动过程的起动时间、转速上冲量和HC体积分数
图5为不同喷油量起动过程前5 s内的HC累积质量排放,结果为5次起动试验的平均值。喷油量越大,起动过程相同时间内的HC质量排放越大。因此,在保证柴油机顺利起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起动过程的喷油量,可以降低起动过程的整体HC排放水平。

图5 不同恒定喷油量起动过程的 HC质量排放
2.2 起动油量斜坡策略
设计了基于柴油机瞬时转速的起动油量斜坡控制算法:

式中:n为发动机瞬时转速;n1为斜坡起始转速;n2为过渡转速;n3为怠速转速;q为喷油量;q1为初始喷油量;q2为怠速稳定喷油量;q3为目标喷油量;q4为过渡喷油量。
图6为斜坡算法控制的喷油量随转速变化,起动油量是根据柴油机转速变化实时计算的,无需为斜坡算法确定斜率,因而油量计算不受时间的影响。基于转速的斜坡算法对转速具有极好的跟随性,如果发动机转速呈非线性变化,计算得到的油量也是非线性变化的。因而斜坡算法具有较强的收敛性和实时性,能够精确实现起动过程期望的喷油量特性。

图6 斜坡策略的喷油量特性
初始油量决定了起动初期的排放水平,为了确定一个合适的初始喷油量,进行了喷油量为10~15 mg/cyc的恒定喷油量起动试验。图7为各喷油量下5 次起动试验的平均HC体积分数。喷油量为10、11、12和13 mg/cyc时起动初期的HC体积分数较高,原因是喷油量过小,形成的混合气过稀,不完全燃烧增加。喷油量为14 mg/cyc和15 mg/cyc条件下起动初期的HC体积分数最小,但是随后喷油量为15 mg/cyc时的HC体积分数较高,因而初始油量q1确定为14 mg/cyc。

图7 喷油量为10~15 mg/cyc时起动过程的HC体积分数
目标油量决定了起动过程的快慢及排放水平,在恒定喷油量起动试验中(图4),喷油量为30 mg/cyc条件下起动时间最短,并且HC体积分数比喷油量为40 mg/cyc和50 mg/cyc条件下起动过程低,因而目标油量q3确定为30 mg/cyc。另外,试验条件下发动机稳定运行在怠速时的喷油量为11 mg/cyc左右,因而怠速稳定油量q2确定为11 mg/cyc。斜坡起始转速n1决定着斜坡增加油量的开始时刻,由斜坡策略内部的一个标定量确定。起动电机的拖动转速能够瞬时达到250 r/min以上,为了在起动开始后立即斜坡增加油量,试验中n1设为180 r/min。

图8 不同过渡转速下起动过程的发动机转速及喷油量
起动策略试验验证详细内容请参阅原文[1],验证结果如图9所示,展示了喷油量为27 mg/cyc试验和斜坡策略10次起动试验的平均起动时间、起动油量以及HC质量排放。HC质量排放为起动开始后5 s内的HC累积质量排放,起动油量为调节时间内的总喷油量。斜坡策略起动与喷油量为27 mg/cyc试验的起动过程相比,起动时间减少0.39 s,缩短22%;起动油量减少134 mg,减小26%;HC质量排放减少14 mg,降低29%。

图9 验证结果
文献来源
[1]王正江,申立中,万明定,等.柴油机起动过程瞬态喷油量的控制策略[J].内燃机学报,2021,(04):320-325.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