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车内气味介绍

2021-09-12 00:30:36·  来源:中国汽车健康指数  
 
中国车主与汽车异味的纠葛由来已久。早在五年前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 (IQS) 中就发现,78%的受访车主在谈及其他内装问题时会抱怨车内气味。且这个数字有增无减。这
中国车主与汽车异味的“纠葛”由来已久。早在五年前的中国新车质量研究 (IQS) 中就发现,78%的受访车主在谈及其他内装问题时会抱怨车内气味。且这个数字有增无减。这些无论用炭包、空气滤清器甚至是菠萝都无法消除的异味顽疾来自何处?如何评价?未来车内气味的发展方向如何?

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车内异味格外敏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导致重病或健康问题方面的持续报道和新闻,使消费者更加关注空气质量,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也无论是车内还是车外;也有车主对车内气味的知识比较匮乏:他们并不能清晰辨别气味的种类,也并不清楚这些气味是否真的有害健康。比如一些车型内存在的座椅皮革味,本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也常被车主提及。对消费者抱怨的所有异味整理归总发现,表示“所有材质闻起来都很差”、“像化学品的气味”的车主原话最多。抱怨较少的是“送出的风有霉味/异味”、“像汽油的气味”、“像尾气的气味”以及“烟/烧焦的味道”。车内异味发生的时间,中国消费者认为主要发生在暴晒、车外温度较高的时候,长时间停放、每天第一次开门也占到比较高的比例。

车内异味是中国市场的特有问题。对比2017年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市场的调研结果发现,三国消费者对于新车异味的看法截然不同。对于“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这一问题症状,中国车主抱怨的最多,远超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当中国车主对新车味道避之不及时,美国消费者甚至会特地购买“新车气味”的香薰片以保证味道持久。他们认为“新车有气味才证明它是新车”,并且相信“只要厂商下线销售的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些气味就是无害的”。因此,对新车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车内气味的主要来源包括:

内饰材料加工过程中助剂在高聚物成型过程中,氧气、剪切力等因素,导致链断裂,生成气味小分子。

材料处理过程中为了表面效果、耐磨耗、手感等要求,内饰件通常需要再处理,油性处理剂味道大。汽车使用过程由于高分子老化断链,释放出新的气味物质,产生气味。检出物中不乏多种恶臭物质,如苯甲醛散发苦杏仁味;间羟基联苯散发刺激性气味;十氢化萘散发樟脑丸味;丁醛散发窒息性气味;苯酚有特殊臭味和燃烧气味。不同气味的协同作用使得车内空气味型复杂。

检出物中不乏嗅辨阈值低的恶臭物质,如正丁醛和正戊酸。它们的嗅辨阈值分别较甲醛低4个数量级和5个数量级。低嗅辨阈值化合物的存在可能导致车内气味强度的升高。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车内能检出香料类物质,说明整车厂开始重视车内气味,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气味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确保所添加的香料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用于气味强度分析的仪器主要由电子鼻完成,其原理是通过采样系统将气味传送到传感器所在的测试腔,此时,气味与传感器的活性材料反应,传感器把化学输入转换为电信号;计算机通过电路部分采集电信号,然后采用模式识别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来分析和识别所测的气体。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弊端,传感器对车内空气中的有机化合物不够敏感,且模式识别部分存在欠缺,难以评价气味的叠加效果。在嗅觉方面,人比机器敏感1万倍,因此引入气味强度嗅觉评价法,其优势体现在适用于任何气味物质,可以评定气味物质的叠加效果,测试结果与消费者感觉保持一致。

2009年,第一代车载香氛系统出现后,标志着汽车香氛系统改善车内气味的开端。香氛系统主要目的在于掩盖新车异味、驱除车内烟味和营造某种氛围。

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氛系统的控制和应用也有了更多的思路。比如,可以一次性安装两种香氛盒,在系统里可以选择吹出的香味;或一次可以同时搭载四款香味瓶,并在新车发布会上分享香氛系统的一些应用场景:当车内摄像头监测到司机出现轻微驾驶疲劳时,自动释放提神醒脑的气味。

随着汽车市场进入波动性增长的新常态,车辆产品本身的同质化令品牌竞争力显得空前重要。车企在新媒体营销之后,将推进产品体验式营销,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启用品牌识别香氛,在发布会、展厅等布置香氛装置,或提供香氛手作来让车主感受高尚生活情趣。因此,传统中高端品牌自上而下、由外而内地增加车载香氛系统作为前装舒适性配置,将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成为一种潮流。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