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向来是不少人买车时的关注焦点。事实上,不仅消费者关注,“安全”也成为了一款车型的重要卖点。因此,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对外宣传中提到了自家车型的车身优势、材料优势和配置优势等等安全技术亮点。
最近,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驾驶辅助功能更是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当安全配置越来愈多,各种技术越发新颖,关注汽车安全我们到底应该关注什么,什么配置才是重要的?
关于汽车安全,一直有一个广为谣传的误解,那就是认为一辆车身够硬才够安全,但这句话既对,又不对。
上图为长安UNI-K经受正面25%偏置碰撞后的车型图,如果按照车身坚固的说法,那长安UNI-K很明显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但长安UNI-K在这项测评中却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这是因为在发生碰撞时,会产生强大的动能,而这股动能必须要有一个承受方,而这个承受方自然不可能是人,所以只能由车身代为受“过”。在车身设计中,车型通常会采取发动机舱溃缩吸能、发动机下沉、方向盘转轴断裂保护等等方式,吸收碰撞产生的动能,避免动能对车内乘员的直接作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上图中的车身看似受损严重,实则是一项保护措施。
车身同样也需要硬,够硬的车身才能保障足够的生存空间。
上图为1500kg±5kg壁障车以50km/h的速度侧面撞击长安UNI-K后的车型图,我们可以发现驾驶员舱基本没有较大的变形,留给车内乘员的空间相对宽裕。这就是车型需要硬的地方,一辆车需要保证在结构(A、B柱等)保持较高的硬度,这样才能保证车身变形过大让车内乘员受到挤压,以致于无法脱身。据重庆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刘盛雄介绍,长安UNI-K采用了高强度钢,占比达到60%,同时还在车身的关键部位采用了强度达到 2000MPa的热车型钢,这就保障了高强度的车身。
一辆车要保障出色的安全性,需要软硬结合,够硬的车身才能够形成足够的生存空间,保障成员的逃生,而“够软”的车身才能够对碰撞产生的动能产生吸收,减缓这股动能对人体直接造成伤害。
当碰撞发生时,人会由于惯性产生运动,可能会向前撞上方向盘,或是向右撞上车身,而这些部位往往都极为坚硬,一旦发生撞击,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汽车内部还设计了约束系统。
在约束系统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安全带,它会对乘员的惯性运动进行限制。但是由于碰撞产生的动能极大,只是安全带还不够,需要依靠安全气囊、气帘形成缓冲,避免人体与这些坚硬的部位直接冲击,造成伤害。
约束系统要有效地减缓车内乘员的伤害,一方面需要确实地限制碰撞后的惯性运动,另一方面需要实现充分的覆盖,避免直接接触。根据官方公布的配置显示,长安UNI-K配备的是预紧限力式安全带,这种安全带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瞬间收紧,使乘员受到约束保护。
此外,长安UNI-K标配6个安全气囊,包括前排头部气囊、侧气囊、侧气帘等,其中气帘的配备能够有效地扩大防护面积。从碰撞的瞬间,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点,气帘实现了有效的展开,避免了假人的头部与坚硬的车身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对假人的伤害。
综合长安UNI-K的测评成绩来看,该款车型在车内乘员安全维度中获得优秀,并且此维度下的车辆结构、乘员舱侵入量、假人伤害、假人运动等9项子项目均获得优秀,体现出了其在车身设计和约束系统方面的优势。
在车身设计和约束系统的有效作用下,发生碰撞时,车内乘员的安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但是,汽车安全还不仅于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也应用到汽车安全上,被动安全是在发生事故后保障乘员的安全,而主动安全则是防止事故发生。驾驶辅助系统的出现,也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风险率。根据IIHS研究报告指出,若车辆具备AEB自动紧急制动,事故发生率将下降43%,而搭配FCW前方碰撞警示功能,事故发生率更是大幅降低64%。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人类驾驶员也可能在驾驶过程中出现疏漏,而驾驶辅助功能的作用就是为了弥补这种失误。如果事故都没有发生,这或许就是最好的一种安全。
根据官方配置,长安UNI-K配备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和预警、并线辅助、自适应巡航等驾驶辅助系统,在C-IASI的测评中长安UNI-K的驾驶辅助也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其中AEB功能对行人、车辆等前方障碍物都进行了有效制动,LSS功能也在车道偏离时进行了提醒和纠偏,能在一定程度上为驾驶员形成辅助,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在此次测评中,长安UNI-K获得AGGG的成绩,成为截止目前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中唯一一款获得AGGG以上成绩的国产燃油车型。事实上,不难发现,汽车安全无异于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的结合,但在此背后,还需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设计、扎实的车身用料以及必要的功能配置。
但是,同样的,安全也是一个“永不满足”的命题,一辆车不是满足了上述条件,就达到了安全的最优解,就可以止步了。过去的优秀不代表现在的优秀,只有对安全足够重视,跟随技术的脚步不断进步,努力提升车型的安全性,才能无限趋近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