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性客观测评方法与实战应用

2021-12-03 17:34:44·  来源:移动源排放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  作者:郭文翠 杨建军  
 
汽车驾驶性反映了驾驶员在汽车纵向行驶过程中人车交互综合感知,描述了车辆行驶时驾驶员的动态感觉、决策行为、操作行为和车辆瞬态响应的交互关系,并以驾驶员的
汽车驾驶性反映了驾驶员在汽车纵向行驶过程中人车交互综合感知,描述了车辆行驶时驾驶员的动态感觉、决策行为、操作行为和车辆瞬态响应的交互关系,并以驾驶员的期望满意度为最终评价依据。当前,国内外整车企业在乘坐、转向、操纵、NVH、变速器等多领域已有成熟的主观驾驶性评价体系及专业的主观评测团队,制定了主观评价企业标准,发挥了主观评价在整车性能开发中提升整车研发质量、缩短项目开发周期、节约项目开发成本的作用。不过,主观评价仍存在局限性、风险大、依赖主观专家经验、开发成本高等不足。
与主观评价相比,客观评价不受评价人员、环境的影响,可重复性强,对驾驶性开发有重要意义。客观评价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准确的评价标准,在复杂的驾驶工况中找出典型工况并作出精准分析。目前,采用哪些参数进行客观评价还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由于客观试验具有一套比较成熟的试验标准,所以国内外学者试图将主观评价的结果与相关程度较高的客观试验工况及对应的指标量相对应,然后将主观评价结果进行评分、排序,获取相应的客观评价指标量,将两者得到的结果利用统计学相关分析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将相关程度较高的项目作为表征主观评价结果的客观评价指标量,并作为汽车在开发阶段中的特征指标量,以判定汽车是否满足所需要的性能要求。
目前,国内外车企及研究机构在对驾驶性采用主观评价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客观测评数据的对比分析,比如AVL DRIVE商业软件。图1所示是中汽中心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根据多年对标经验及数据库积累,针对新能源车型采用虚拟硬件平台,融合多种算法软件自主开发的驾驶性主客观关联专家系统。该系统从中国消费者驾乘感受和市场满意度出发建立测评工况,实现不同场景下的驾乘感受测评,将主观评价结果与客观评价指标量进行关联,对驾驶性进行客观数据采集和评分。如将该系统应用于驾驶性开发的全流程,可避免主观评价标准不统一和重复性工作等问题,缩短开发周期节约开发成本的同时,进一步为性能开发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图1 新能源汽车驾驶性主客观关联专家系统主界面
客观测评工况及方法:

根据汽车整车驾驶性开发需求,中汽中心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针对不同动力系统的车型制定了启动、起步、加速、减速、Tipin、Tipout及换挡等标准工况,同时针对个性化工况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各工况综合考虑驾驶模式、电池SOC、车速、加速踏板开度及踏板踩踏速率等不同维度下的差异,保证测评数据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为了便于客观数值横向对比,参考主观测评的评分标准,将客观评价工况及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进行对应,得到客观评价的各级评分标准,如图2所示。

图2 客观评价评分标准
客观测评案例:

基于汽车驾驶性主客观关联专家系统,中汽中心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了多个车型的驾驶性主客观关联测评及数据库积累。以表1所示的纯电四驱车型特斯拉Model 3为例,在测评过程中,中汽中心移动源国家工程实验室按照原地起步、加速、匀速和减速能量回收等纯电标准测试工况分别在轻松、标准和赛道3种驾驶模式,以及高、中和低3种电池SOC共9种模式组合下进行,在各组合下加速踏板开度分别从10%至100%(间隔10%),如图3所示是部分测评结果,如对该专家系统或测评车辆的其他相关结果感兴趣,可以通过实验室公众号联系我们。
表1 特斯拉Model 3车型参数




图3 不同驾驶模式Pedal风格

参考文献:
[1] 章桐 刘普辉. 汽车燃油经济性及动力性与驾驶性客观评价体系[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43):1872.
[2] Mo CY, Beaumount AJ, Powell NN. Active Control of Driveability[C].SAE Technical Paper 960046.
[3] Stephenson T, Paesler H. The Development of a Cold Weather Driveability Test Cycle for Fuel Injected Vehicles [C].SAE Technical Paper 961220.
[4] Jorgensen SW, Musser GS, Uihlem JP, et al. A New CRC Cold一Start and Warm-Up Driveability Test and Associated Demerit Weighting Procedure for MPFI Vehicles[C].SAE Technical Paper 962024.
[5] 秦康桂,杨军,白裕彬,伍操.主观评价在整车性能开发中的应用[C].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9:841-846.
[6] 田磊.汽车转向性能虚拟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