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压力对整车冷却热害性能的影响

2022-03-14 22:40:51·  来源:科闻智库  
 
高原环境的空气压力、温度和密度等变化,对整车冷却热害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高原试验所处环境复杂,环境条件恶劣,排放恶化,试验状态不稳定,且高原环境下冷却热

高原环境的空气压力、温度和密度等变化,对整车冷却热害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高原试验所处环境复杂,环境条件恶劣,排放恶化,试验状态不稳定,且高原环境下冷却热害的试验数据比较匮乏。故我司选定某车型,在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室进行试验,该试验只改变环境压力参数进行试验对比。并以相同的试验工况数据作为输入条件,搭建整车热害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1 高海拔冷却热害性能试验

1.1 试验准备

a. 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室:实现海拔高度0m-5000m,温度-30℃~ 45℃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模拟,具备全光谱阳光模拟系统,是国内功能最全,技术指标最高的高海拔环境模拟系统,如 1 图所示。

图片

b. K 型温度传感器若干。用来监测重点关注的零部件表面温度以及前端散热模块前进风风温。

c. 铠装热电耦温度传感器若干。用来监测热源表面(排气系统)以及尾排温度。

d. 数据采集器。通过数据采集器对试验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数据采集。

1.2 试验条件

图片

1.3 试验数据处理

1.3.1 低速爬坡工况

各测点数据表明,低压环境下热源表面与零部件表面温度均高于常压环境,其中,热源表面温度相差 15℃左右,零部件表面温度相差 10℃左右,数据如图 2 所示。

图片

ECU 数据表明,不同环境压力下发动机扭矩、进气温度、发动机转速以及燃油消耗率变化不明显,只有发动机水温以及发动机进气量差异值相对其他监测量变化较大,数据如图 3 所示。

图片

1.3.2 高速行驶工况

各测点数据同样也是低压环境下的温度值均高于常压环境,ECU 数据也同低速爬坡工况,除发动机水温和发动机进气量变化明显之外,其余监测量无明显的变化,数据如图 4、图 5 所示。

图片


图片


2 整车热害仿真分析

2.1 整车模型搭建

2.1.1 热平衡模型搭建

对整车几何模型进行处理,搭建热平衡模型并根据标准网格尺寸进行整车面网格划分,并依据整车加密域和面网格的边界条件进行体网格设置,如图 6 所示。

图片

2.1.2 边界条件

整理整车相关试验数据,作为低压环境下仿真模型输入的边界条件,数据如表 2 所示:

图片

2.2 整车热害仿真模型搭建

2.2.1 输入参数

图片

注:除上述表格材料属性外,还需要输入整车其他所有材料属性,并且定义对流参数、辐射空间和边界接触等参数。

2.2.2 耦合计算

为考虑到公司虚拟验证的软件资源,采用Starccm+模型与 Theseus-FE 模型耦合计算,Starccm+与 Theseus-FE 耦合计算的优势在于模型搭建简单、分析周期短、仿真精度高。

耦合模式如图 7 所示。在 Star-ccm+中建立整车流场,Theseus-FE 中建立整车热场模型前者迭代完成后将流场数据传递给后者,后者完成再将热场数据传回给前者,重复计算,直至模型收敛,得到整车的温度场。

图片

2.2.3 计算结果

图 8 为低压环境底盘温度示意图

图片

图 9 为常压环境底盘温度示意图

图片

图 10 为不同环境压力下,热源表面以及零部件表面相同网格节点的温度对比。

图片

结合试验数据及仿真数据表明:在低压环境下发动机水温、热源表面以及零部件表面的温度均高于常压环境。

3 原因分析

3.1 发动机水温升高原因分析

发动机功率计算公式如下:

图片

ECU 数据显示,不同环境压力下的发动机扭矩和转速的数据无明显变化,根据发动机功率公式计算得出发动机功率相同,而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变化范围在试验误差范围内,故理论上发动机的发热量也是相同的。

发动机 30%的热量主要是通过散热器冷却散热,而散热器散热性能是由散热器的水侧与风侧散热性能共同组成。根据表 4 散热器进出水温度数据判断,散热器进出口温差值相同,证明散热器水侧的散热性能没有变化,进而推断散热器风侧散热性 能降低。

散热器风侧散热性能降低,主要是受风速、风温和风量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风速与车速同步,所以在不同的环境压力下,风速是相同的。表 5 为散热器前进风平均温度,低压环境下散热器前进风温度高于常压环境,但是温度变化程度比较小,在1~2℃之间波动。

图片


图片

从仿真模型中读取前端冷却模块的风量,表 5所示。数据显示低压环境下前端模块风量较常压环境降低 20%以上,数据详见表 6。

图片


图片

由上文可知风速 V 不变,A 为散热模块横截面 积,相同的散热模块面积相同,故风量变化只与空气密度相关。图 11、图 12 是不同环境压力下空气密度的截图,低压环境下空气密度在 0.95(kg/m³)左右,而常压环境下空气密度在 1.15(kg/m³)左右。

图片


图片

3.2 热源表面温度升高原因分析

以排气系统表面温度数据为例,低压环境下由于空气密度降低,导致流经排气表面的风量减少,引起排气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与排气系统之间对流换热带走的热量,对流换热计算公式所下:

图片

因为空气温度 Tg 升高,对流换热带走热量 Q降低,导致排气系统表面剩余的热量增多,温度升 高。

3.3 零部件表面温度升高原因分析

1.由于周围热空气温度升高,零部件表面由于对流换热作用降低导致带走的热量减少,剩余的热量增多,零部件表面温度升高(同热源表面温度升高原理)。

2.由于热源表面温度升高,增强对零部件表面的热辐射,同样导致零部件表面温度升高。


4 结论

(1) 低压环境下发动机水温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密度减小,导致前端散热模块的风量降低、风温升高,散热器风侧散热性能降低,导致发动机水温升高。

(2) 低压环境下热源表面和零部件表面温度升高,主要是因为空气密度减小,对流换热带走的热量降低,导致热源表面和零部件表面温度升高。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