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法规中儿童座椅固定点强度对比解析 CMVSS225 VS GB14167
上期文章介绍了国标GB14167 (同ECE R14)中ISOFIX下固定点和上拉带固定点(后文统称“固定点”)强度的试验流程和评价基准。

本文将介绍美标FMVSS225和国标GB14167中该类试验的联系和区别。为了方便读者清晰地了解其中之意,特做如下示意图。左侧为国标要求和方法,右侧为美标要求 和方法。不难发现,两类法规的模块相同、方法相似,只是载荷大小和评价基准稍有不同,此外美标还需要做一个国标中没有的试验。具体内容,来一一分解。

首先试验设备方面,美标和国标可以共用一套设备,没有什么区别,这里不再介绍。
1 座椅准备
国标要求,座椅应调整到对强度最不利的驾驶或使用位置,具体在哪个位置没有明确规定。
美标要求,座椅应调整到最后最低位置,在确保模块可以卡住下固定点的前提下,靠背尽量接近竖直位置。
2 试验类型与工装
国标中,一般需要做四组试验,分别是前向做一组,侧向做两组,上拉带做一组,四组试验使用同一个模块,称之为SFAD2,具体参数可以查阅GB14167 15页附录B。
美标中,最多需要做五组,其中四组和国标中的四组试验一一对应。另外一组适用于仅带有上拉带固定点的座椅位置,该试验需用另外一种模块加载,称之为SFAD1,具体参数可查阅FMVSS225 Fig.12-Fig.16。

3 试验方法
1. 下固定点强度/前向试验国标和美标中该试验方法的主要区别:前者最大目标载荷为8kN,后者为11kN。其余要求虽有不同,但也非常接近,详见下图。

2&3. 下固定点强度/侧向试验
国标和美标中,该试验的加载方向和最大载荷相同,加载速度和保持时间非常接近。

4. 下固定点和上拉带固定强度试验国标和美标中,该试验的主要区别:前者最大目标载荷为8kN,后者为15kN,其余要求虽有不同,但也非常接近。

5. 上拉带固定强度试验(无下固定点)该组试验是美标中特有的,欧标和国标没有该项要求,仅针对只有上拉带固定点(Top Tether)的座椅位置,常见的如后排座椅中间位置。
因为没有下固定点,模块下端需要通过一根模拟织带连接到两个成年人安全带固定点上(左右两侧的安全带带扣),配合上拉带固定点,形成相对稳定的三点固定。
该试验最大载荷15kN,是该类试验中目标载荷最大的一个。此外加载方向、加载速度和保持时间与美标的下固定点强度前向试验相同。

4 评价基准1. 下固定点强度/前向试验首先,加载期间X点纵向水平位移量,国标要求不能超过125mm,美标要求不能超过175mm。
另外,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了所要求的力,下固定点和周围区域不应失效。允许出现永久变形和部分开裂。

2&3. 下固定点强度/侧向试验首先,加载期间X点在加载方向位移量,国标要求不能超过125mm,美标要求不能超过150mm。
另外,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了所要求的力,下固定点和周围区域不应失效。允许出现永久变形和部分开裂。

4. 下固定点和上拉带固定强度试验首先,加载期间X点纵向水平方向位移量,国标要求不能超过125mm,美标无要求。
另外,国标要求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了所要求的力,ISOFIX下固定点、上拉带固定点和周围区域不应失效。允许出现永久变形和部分开裂。美标要求上拉带固定点与座椅或车身结构不能完全脱离。

5. 上拉带固定强度试验(无下固定点)美标对位移量无要求,但要求上拉带固定点与座椅或车身结构不能完全脱离。

以上便是国标和美标中儿童安全座椅固定点强度试验的联系和区别,除了第五组上拉带固定点强度试验,另外四组试验模块相同、方法相似。美标的加载条件相对苛刻一些,但是评价指标比国标要低些。
基于以上逻辑,如果想通过一次试验同时验证两区域的法规,可以考虑将两者的试验方法和评价基准进行整合。
以下固定点强度/前向试验为例:预加载500N后,将载荷在18s增加到8kN,保持2s(达到国标要求)。然后在27s内增加到11kN,保持2s(达到美标要求)。
评价的时候,同时输出SFAD上X点的水平纵向位移-时间曲线和拉力-时间曲线,以确认是否满足国标和美标的要求。

以上便是这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感谢阅读。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