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重庆主城区智能交通项目看市场发展之困顿
3月21日,重庆市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标段一)中心平台总集成项目(第四次)中标候选人公示,此次中标候选人第一名为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6728.141216万元,本次招标预算金额为13078.430897万元。
看到这个公告,两个感受:
-
海康威视预中标,令人意外的结果;
-
中标价下浮率为48.5%,又一个接近50%的超级项目,但已经有些习以为常,没有惊讶。
尽管此次公告仅为中标候选人公示,但接近50%的中标价下浮率,如果还有异议,再换一家企业中标,又有多大意义呢,因此这次中标逻辑上应为终局。加上2022年1月份,标段二的第四次中标公告发布,至此,历经两年四个多月,项目工程总投资额为44181万元的重庆主城区智能交通项目终于要尘埃落定。重庆市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改造工程(标段一)
招标过程
两年多的招标、中标、废标、再次招标,再次中标,重庆项目已经成为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近两年多的重要谈资,项目前期这个过程几乎成为娱乐事件,网红项目。
在这两年中,被全行业热切关注、讨论的网红项目还有预算1个多亿的北京市“2021年道路交通信号灯专用设备采购项目(第一期)项目”和2019年底,总预算为8亿多的“北京1700处智能交通综合信号控制系统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暴露了市场发展弊端,部分项目甚至是恶化了智能交通市场环境,同时也反映出当下城市智能交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1严重的内卷重庆是直辖市,对于市场竞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城市,并且这次建设是对主城区的设备升级更换,拿下这个项目,对今后重庆及周边地区市场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重庆项目有两个标段,前后合计经历了七次招标,其中标段一有三次预中标结果发布,一次直接流标;标段二有三次预中标结果发布。项目的每次流标大都有企业对预中标结果质疑。在2021年8月份的第二次招标中,标段二共有20家国内智能交通头部系统集成商进行了投标报价,国内顶级智能交通企业几乎全部到场,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最终预中标,但项目最终仍旧被流标。标段一也有16家国内智能交通头部系统集成商进行了投标。据公告信息,共有16家投标报价企业进入初审阶段,其中有3家投标企业投标文件因财务报表未签字、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证书过期等原因被评审不合格;另有10家投标企业,因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有效的授权委托书(自行添加标段号),投标文件被否决;最后3家企业投标文件响应性评审不合格,投标文件被否决。剩余0家响应性评审的投标人投标文件进入详细评审,最终项目流标。16家顶级企业在一次投标过程中集体犯了基础性错误。经过多次内卷,重庆项目两个标段的中标价下浮率分别落到了48.5%和50.2%,毫无利润可言,鸡肋项目。其中,标段二中标价下浮率从第一次预中标的9.3%一直下滑到最终的50.2%,项目也由第一次的20840万元承建最终落到了10000万元中标(两次招标预算约差3000万)。
重庆主城区智能交通系统升级改造工程
招投标结果
单位:万元
2超低价竞争
严重内卷的背后是超低价的市场竞争。
自2017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整体投资出现明显下滑趋势,企业经营压力陡增。由于超大型项目会显著提升企业经营状况,因此对千万级项目的竞争就逐渐白热化。重庆项目两个包预算均超过亿元,更是属于兵家必争之地。
近两年,各地方政府财政普遍收紧,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类项目更加重视税收本地化,由本地公司总包中标开始增多。相对,对于北京、重庆这样投资的重地,还可以开放,接纳外地企业(至少有机会)承建项目的市场就更显难得。
拿下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的项目往往会对省内或周边地区的智能交通建设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因此无论是重庆还是北京,这样的直辖市市场就显得非常重要。
综合以上因素,最终导致了超低价竞争的出现。
未来几年,北京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投资将迎来一轮高潮,但目前的投标迹象让很多厂商暗自伤神,市场前景有诸多的不确定性。这种逐渐蔓延的心态和市场风气,也关乎到这一轮北京智能交通建设的质量。3
公平公正还是门槛低下
在超大型项目中,特别是大千万级项目中,为了体现项目招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往往比较低,以便更多企业可以参与项目投标。
以重庆这个项目为例,投标人的资格要求仅是“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有效的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并无专业要求。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截至2021年11月22日,全国34个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共有4493家企业拥有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
普惠式的投标要求让城市智能交通市场参与者数量在近几年激增,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分包”,在重大项目中也出现更多的陌生面孔,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项目质量也可以预见七七八八。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具有普遍性。
是公平公正还是门槛低下?选择了流程合规,但可能牺牲了建设的专业性,难道我们都见怪不怪,不去质疑一下他的合理性吗?
为什么智慧高速的市场参与者数量就比较平稳,没有明显增跌,为什么城市交通领域不断出现新面孔,运营商、地方没有专业背景的企业大行其道。
是生态伙伴,生态合作还是项目分包,一线之间。
4设备高度标准化,差异性不强除了项目“分包”以及“分包”比例多少是合理等讨论焦点之外,市场参与者数量的激增也说明了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特别是智慧交管市场设备产品的高度标准化,以及产品创新的乏力。这一论点赛文曾经多次撰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5写在最后“妖”都是自己“zuo”出来的。抛开外部环境的无序竞争,作为智能交通业内企业,内卷、低价竞争、为达阶段性目标孤注一掷最终都会极大的伤害我们赖以生存的市场。对于明天,一方面我们寄希望最终用户敢于担当,另外一方面也应该愿赌服输。市场中按规则竞争,私下里还可以坐到一个桌子上谈笑风生,保留一线。
- 下一篇:“双智城市”加速智能网联车产业落地
- 上一篇:关于智能驾驶中间件你知道多少?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荷兰Zepp氢燃料电池卡车-Europa
2024-12-22 10:13
-
NCACFE -车队油耗经济性报告(2024版)
2024-12-22 10:11
-
R54法规对商用车轮胎的要求(上)
2024-12-22 10:10
-
蔚来ET9数字架构解析
2024-12-22 09:53
-
4G/5G网络新时代的高效紧急呼叫系统NG-eCal
2024-12-20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