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
让人们出行更安全,这正是未来车路协同的重要作用之一
错过绿灯,前车突然刹停,后车如果刹车不及时,或是刹车距离不够,就会产生追尾事故。
如果你能提前知晓该路口信号灯情况,就可以根据信号灯情况调整车速,遇红灯提前减速,避免急刹车,后车追尾的风险也就降低了。
如果再高级一点,你能提前知道所有交通灯变绿灯的时间,那你就可以按绿灯亮起的时间来调整车速,这样,你全程都不需要停车来等绿灯,因为一路都是绿灯通行,这样的车速被称为“绿波速度”。
如果交通灯也能根据车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使大部分车辆的速度刚好满足绿波速度,那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让人们出行更安全,这正是未来车路协同的重要作用之一。
目前全球主流的“自动驾驶”发展有两种技术路径,一种是美国等国家正推行的单车智能,即是通过汽车上安装各类雷达及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建立良好的智能软件系统,让车辆成为独立的智能化个体,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另外一种就是我国大力推行的基于车路协同的网联智能。
那么什么是车路协同呢?
车路协同依托于车联网发展,就是在车辆智能化之外,再在道路两侧安装传感器及其他数据处理设备,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信息实时交互,系统收集数据信息,主动参与和控制道路安全管理,充分有效地实现人、车、路的三方协同。
由于数据收集更加广泛,道路及其他信息涵盖得更加全面,因此车路协同在提升车辆及道路安全方面也将优于单车智能。
目前我国已有16个城市成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其中,截至2020年6月,北京已完成158万公里的测试,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已达699.58公里),为车路协同融入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支撑。
在通用技术中国汽研刚刚举办的第六届i-VISTA智能网联汽车国际研讨会上专家还提出了更多车路协同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网联公交的感知信息共享、道路感知信息预警等应用。
因此我们对于未来的自动驾驶及汽车智能化升级展望应该是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而非单一的汽车智能化,期待未来的交通因为车路协同变得更畅通安全,人们出行也更加舒适、安全与便捷。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测迅乌镇&盐城测试场: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标
2025-02-22 12:39
-
使用示波器对三相电机驱动器进行测量
2025-02-22 12:37
-
上汽集团大乘用车重磅招聘
2025-02-22 12:25
-
GB/T 44173-2024对开门预警DOW的要求
2025-02-22 12:25
-
声音工程:像用PS一样编辑声音
2025-02-21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