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罐式车辆侧翻隐患及防范对策建议

2022-04-20 15:25:41·  来源:交通言究社  作者:周文辉、张煜笛  
 
导语:近年来,罐式车辆侧翻事故时有发生,且往往后果严重。为加强此类事故防控,公安部道研中心研究人员开展了专项研究,从车辆设计、货物装载、驾驶人操作等方

导语:近年来,罐式车辆侧翻事故时有发生,且往往后果严重。为加强此类事故防控,公安部道研中心研究人员开展了专项研究,从车辆设计、货物装载、驾驶人操作等方面剖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美国预防类似事故的经验做法,并从提升车辆本质安全和驾驶人安全培训水平、完善货物装载规定、夯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建议


罐式车辆侧翻事故多发,后果严重


2022年1月2日14时53分,一辆罐式半挂汽车列车(川F80845/川AC046挂)超速、超载,行至四川省江油县道X213线中雁路15km弯道处时,失控侧翻,先后与对向行驶的大型普通客车、面包车和小轿车相撞,造成大客车上8人死亡、大客车和面包车上20人受伤(见图1、图2)。


图片


图片

图1:事故发生前货车行驶画面图2:事故发生后现场画面


2022年2月5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一辆罐式半挂汽车列车,超速行至十字路口,为躲避一辆由直行变道为右转的黑色小轿车,发生侧翻,涉事的黑色轿车直接被压扁,该事故造成2人死亡(见图3)。


图片

图3:事故发生时的监控画面


近年来,我国罐式车辆侧翻事故多发易发。此次侧翻事故的发生,再次引发了各界广泛关注。实际上,由于其固有的设计和使用特性,导致罐式车辆不仅易发生侧翻事故,并且事故后果往往较为严重。据美国联邦机动车运输安全管理局(FMCSA)发布的数据,全美货车严重伤亡事故中,罐式车辆事故占比超过15%,其中侧翻事故占全部货车侧翻事故的比例超过31%;在罐式车辆单方事故中,侧翻事故占比接近70%[1]


罐式车辆侧翻事故多发原因分析


罐式车辆侧翻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重心较高导致的车辆抗侧倾水平较差驾驶人弯道超速、疲劳驾驶、分心驾驶、躲避障碍物时操作不当,以及货物装载管理缺失等因素,进一步诱发和放大了事故的风险。


1罐式车辆重心较高,导致车辆抗侧倾水平较差


为了保证结构强度,罐体横截面需要设计成圆形或椭圆形,导致罐体离地较高,整车重心也变高,车辆抗侧倾水平也变差。罐式半挂车由于整车重量主要集中在罐体上,整车重心较高的情况尤为突出,从美国事故抽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半挂罐式汽车列车更容易侧翻,占全部罐式汽车侧翻的比例接近60%。美国密歇根州大学运输研究所(UMTRI)的研究表明,罐式车辆重心高度每降低7.6厘米,可以减少10-15%的侧翻事故。另一方面,罐式车辆装载的液体、粉尘等在转弯时会随车涌动,瞬间增高车辆重心,使车辆抗侧倾水平急剧变差。图4为罐式货车不同改进策略对事故发生率的影响。


图片

图4:罐式货车不同改进策略对事故发生率的影响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规定,客车、货车侧倾稳定角均应大于等于35°,罐式汽车和罐式挂车侧倾稳定角最低要求仅为23°,在所有机动车中该指标最低。不仅如此,据业内人员反映,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和型式认证试验中,按规定所有车辆均需实车测试侧倾稳定角,只有罐式车辆由于试验时介质匹配、防泼洒等工作难度较大,而采用模拟计算的方式进行检测。


2不当驾驶行为是诱发罐式车辆侧翻事故的重要因素

罐式车辆抗侧倾水平天然较低,因此在超载、不当操作等诱发下,很容易酿成侧翻事故。美国事故抽样调查数据表明,罐式车辆侧翻事故中,75%均与驾驶人错误操作相关,其中25%为弯道或变道时车速过快,20%涉及疲劳驾驶和分心驾驶,20%为对其他交通干扰的应对不当(见图5)。另外,54%的侧翻事故都存在制动性能不足问题(见图6)。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制动匹配性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相关事故已多次暴露汽车列车制动效能不足、制动折弯等制动方面的隐患。


图片

图5:导致事故发生因素所占比例


图片

图6:事故发生前不同制动条件所占比例
3货物装载管理缺失,增大了罐式车辆侧翻、失控风险

罐式车辆随意更换装载介质,容易造成以下安全后果:一方面,更换后的介质与罐体不相容,可能导致罐体腐蚀、渗漏、装卸阻塞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引发整车超载超限,加大侧翻、失控风险等问题。根据密歇根大学运输研究所的研究结论,超载情况下,罐式车辆重心高度每增加7.6厘米,侧翻事故会增加10-15%。江油“2022∙1∙2”事故中,罐式半挂汽车列车标注货物介质为油田固井专用水泥,实际充装介质为粉煤灰,车辆总重量达到52.2吨,超载3.2吨,导致车辆重心变高并后移,影响了抵抗侧翻的能力。


目前,除了危化品运输外,我国普通货物装载标准规范处于缺失状态,普通罐式车辆介质装载方面的规定也是空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道路运输条例》规定,“货运经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货物脱落、扬撒等”,但均没有进一步的细化规定,从以往的调研情况看,运输企业层面的介质装载规定也基本缺失或相对粗疏,货物(包括介质)装载方面,缺乏最基本的标准规范遵循。另外,我国超限超载检查站多设在干线公路沿线或入口附近,罐式车辆多为短途运输,远离干线公路通行,导致难以有效借助超载超限执法手段进行针对性治理。


美国罐式车辆侧翻事故预防经验做法


针对罐式车辆侧翻事故多发、后果严重的问题,美国联邦机动车运输安全管理局作为道路运输安全的主管部门,于2007年组织开展专项研究。研究结论是:影响罐车侧翻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预防和减少侧翻。基于专项研究成果,美国从装备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提升驾驶人培训、加强罐式车辆通行线路管理、优化车辆设计等方面部署改进罐式车辆交通安全。


1装备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当车辆以过快的速度通过弯道、或者驾驶人急打方向躲避障碍物时,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会调节作用在每个车轮上的驱动力或制动力,以稳定的方式降低车速,防止侧翻。该系统若装备在牵引车上,还可以防止因牵引车过度转向而导致的制动折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的评估报告表明,车辆电子稳定系统可以将车辆侧翻和失控事故降低28%-36%[1]。该系统在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价格也较为低廉。美国标准已要求12吨以上的客货车均需要装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2开展针对性的驾驶安全培训

由于75%的侧翻事故均与驾驶人错误操作相关,美国认为对驾驶人的培训势在必行。主要做法是鼓励运输企业通过组织分析研判侧翻事故案例、观看视频回放、罐式车辆侧翻仿真训练等方式,让驾驶人全面掌握引发侧翻的真正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由于20%的侧翻事故中,都涉及疲劳驾驶和分心驾驶,因此会重点强调驾驶人应保持注意力,必须保证足够的休息;由于20%的侧翻事故是由其他驾驶人的干扰引起的,因此重点培训突发情况下的应对;由于25%的侧翻事故是弯道或变道时车速过快造成的,因此特别注重要求驾驶人选择合适的行车路线、控制合理的行车速度。美国认为运输企业对驾驶人的日常休息、行为影响最大,因此特别重视企业驾驶人的管理和培训


另外,美国政府也建议企业筛选出容易侧翻的路段和弯道,提醒驾驶人行经时提高警惕,并通过驾驶人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教授有关经验和注意事项。为了提升罐式车辆抗侧倾水平,美国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车企生产、运输企业购买低重心、宽轮距车辆。


我国罐式车辆侧翻防范对策建议


罐式车辆侧翻事故多发易发、后果严重,针对其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借鉴美国做法,建议从提升车辆本质安全和驾驶人安全培训水平、完善货物装载规定、夯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强罐式车辆交通安全管控


1提升车辆本质安全水平

建议修订《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7)[2]等标准,重点是提高客货车安全水平,建议将提升罐式车辆抗侧倾水平作为标准修订的重要内容:一是强制要求危化品车辆、罐式车辆等事故风险高、易侧翻车辆装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二是对牵引车和挂车的制动匹配性等提出规范要求,提升汽车列车制动效能和制动稳定性,也有利于减少车辆失控和侧翻事故。三是研究提升罐式车辆侧倾稳定角指标值,改进测评方法。


2提升驾驶人安全培训水平

目前我国客货运驾驶人安全培训的内容还较为粗疏,针对性不强,建议组织制作一批车辆侧翻、失控视频和剖析案例,解析相应的责任后果,便于驾驶人和运输企业深入掌握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自觉调整驾驶行为和驾驶人安全管理,从源头上遏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超载超限、急打方向等导致侧翻和失控的严重违法行为。


3夯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罐式车辆、危化品运输车企业集中度相对较高,挂靠等现象也相对较少,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的意愿和能力较强。建议重点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一是要求企业制定并实施货物装载方面的标准规范,作为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是要求企业做好线路选取和线路风险培训工作,细化急弯、长大下坡,以及路况复杂路段的安全行车速度要求,并借助卫星定位动态监管平台加强管理。另外,建议罐式车辆、危化品运输车企业货物装载、行车风险管控、从业人员培训教育等内容作为“重点道路运输企业风险评价监管制度”的重点评价监管内容,打造交通安全样板企业,便于进一步推广有关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1] Pape D B,Harack K ,Mcmillan N,et al.Cargo tank roll stability study: final report[J].Battelle,2007.

[2] 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S].


(文 /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周文辉、张煜笛,原载于《汽车与安全》杂志,2022年第3期)

编校丨李芸玥 张骞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