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系列标准最新修订动向及影响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进入快速发展期。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891.5万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123.2万个。具备高兼容性、可靠性的充电标准,对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
近日,2项认证类国家标准 GB/T 20234.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接连发布了修订版征求意见稿,2015版充电系列标准时隔7年终于迎来更新。
回顾
01、现行认证体系中的充电系列标准发布于2015年底,于2016年起开始实施。
同年底,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接口新国标的实施方案》(发改能源 2016 2668号),要求自2017年1月1日起,新安装的充电基础设施、新生产的电动汽车按2015版标准执行;2017年12月31日前,已安装的充电基础设施、已售电动汽车力争完成改造。
至此,2015版充电标准有效地解决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兼容性与可靠性问题。
标准规定了2种充电模式,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2种充电模式本质上都是要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为电动汽车电池包充电。
直流充电逻辑:电网交流→充电桩转化为直流→9孔直流插座→电池包BMS,因充电效率高,一般称之为“直流快充”,部分电动汽车不具备此功能(混动或小电池纯电等)。
交流充电逻辑:电网交流→充电桩传输→7孔交流插座→车载OBC转换为直流→电池包BMS,一般称之为“交流慢充”,主流电动汽车均具备该功能。
注意,交流充电又分为单相交流和三相交流,根据 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采用单相交流电供电时,L2和L3可以被留空。
拓展:单相交流电的电压、电流按照正弦规律变化,一般供电电压为220V;三相交流电可以理解为三个单相交流电对电路的整体作用,一般供电电压为380V。
新版标准核心修订内容
02、GB/T 20234.1《通用要求》、GB/T 20234.3《直流充电接口》修订步调一致,核心变化是在2015版标准框架的基础上,大幅扩展直流充电的电压电流优选值范围,以满足更大功率直流充电和超小功率直流充电的新型应用场景。
为适应更大功率直流充电的高压需求,修订版标准将直流充电额定电压优选值由1000V提升至1500 V,额定电流优选值在400A基础上增加300A、500A、600A、800A和1000A。
小功率直流充电是近年兴起的新型充电方案,充电速度比交流慢充更快,桩成本比传统直流快充桩更低,可与BMS通信实时掌握充电数据,在整车设计层面还能取消车载充电机(OBC)等部件,减少三电开发与测试投入。
为适应小功率直流充电应用场景,修订版标准额定电流优选值在原来最小80A基础上增加10 A、16 A、32 A、63 A。
其它修订内容
03、基于大功率充电系统的散热安全考虑,修订版标准新增了针对“主动冷却”、“液冷装置”、“温度监测”等项目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修订了“车辆碾压”部分,对专门用于商用车辆的充电连接装置采用(10775±250)N的压力,其余类型保持不变为(5000±250)N压力。
新增“锁止装置”要求,要求充电接口具有锁止功能,安装机械锁止装置,交流充电接口可选装电子锁止装置,直流充电接口应在车辆插头上安装电子锁止装置。
修订版还对“插座使用寿命”、“充电电缆”、“缆上设备”、“温升”等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了修订。
值得关注的是,修订版增加了型式检验的相关内容,根据不同的试验对象,详细列出各自适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提供初检、模拟工作和复检等指导开展顺序测试的基本原则,同时给出了产品型号视同的基本原则,规定了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给出了生产一致性的基本要求,产品出厂检验方法由企业自定。
尾声
04、目前2项认证类国家标准 GB/T 20234.1《通用要求》、GB/T 20234.3《直流充电接口》正在公开征求意见,预计最早2023年内可以发布。
此外,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GB/T 20234.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也在公开征求意见,其规定了1500V直流充电接口的构成、功能与布置、结构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识,以及适配器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该标准定位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2021年被称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元年”,其产销量双双突破350万,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在疫情、贸易战、缺芯等诸多黑天鹅事件的阴影下,堪称汽车行业耀眼的一抹亮色。
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充电基础标准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支撑和引导。随着技术的发展,800V甚至更高电压等级的电池架构、6C倍率超充、20KW小直流桩等新技术逐渐普及,法规需要与时俱进,产品开发更要关注相关法规的动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1.5亿欧元投资!采埃孚西安基地扩能及研发
2024-12-25 08:35
-
车载定位标准GB/T 45086.1-2024测试技术网
2024-12-25 08:33
-
电动汽车爆胎控制系统技术解析
2024-12-25 08:22
-
ENCAP2026对前向碰撞避免的要求②
2024-12-25 07:39
-
宁德时代CTC技术:引领电池与底盘一体化的
2024-12-24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