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规:允许L3智能车上路,但驾驶员仍要担责

2022-07-06 23:23:27·  来源:汽车测试网  
 
L3级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国内合法上路了!深圳在国内首次立法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日前,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

L3级自动驾驶车辆可以在国内合法上路了!

深圳在国内首次立法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日前,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并取得相关准入后,可以销售;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可以上道路行驶;经交通运输部门许可,可以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下面是6个最核心关键点。

1、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的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驶的汽车。

2、明确自动驾驶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

3、明确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标准,如可以允许异地路测资格通用等。

4、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情形或者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其中除了完全自动驾驶车辆之外,所有的自动驾驶车辆均需驾驶员进行承担责任。

5、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与登记规范,提出生产销售智能网联汽车必须满足相应的产品名录。

6、明确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风险监督管理、以及信息安全保护等要求。



 

这也是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的管理法规。据悉,该条例将于8月1日起实施。从中可以看到,深圳此次颁布的智能网联汽车法规当属目前国内最为详尽的,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更加完善的法规则意味着更加健全和环境保障。随着深圳的步伐,相信后续还将会有更多城市也将出台配套法规,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发展。


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地方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目前,全球已有17个国家制定出台专门法律法规或者修改现有法律法规,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扫清法律障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立法先行先试,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据了解,我国对机动车产品进入市场实行准入管理制度,未列入汽车产品目录则无法销售、无法注册登记、无法正式上路行驶。由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仍处于大规模研发投入阶段,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要像传统机动车产品一样上市销售,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前提。


《条例》规定,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应当根据技术成熟程度和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制定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地方标准,根据生产者的申请,将符合地方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列入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


同时,鼓励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协会参考国际先进标准,组织智能网联汽车和相关行业的企业、机构,制定引领性、创新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相关团体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未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禁止在深圳市销售、登记。


授权市政府开放道路测试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依赖于感知的输入、计算模型以及道路场景数据,需要通过大量的道路测试来不断训练自动驾驶的场景遍历性。


《条例》规定,授权市人民政府可以选择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全域开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且将审批权限下放给全域开放的区相关主管部门。鼓励有条件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建设道路和交通场景仿真模拟平台,对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仿真测试和技术验证。


在车路协同方面,《条例》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政府监管平台,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监管,保障交通安全;要求在深圳市销售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应当具备将车载设备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和按照监管要求上传运行安全相关数据的能力。


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提示规则


为提高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条例》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提示规则,要求智能网联汽车生产者应当为车辆配置自动驾驶模式外部指示灯,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外部指示灯,向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和行人发出明显的安全提示。同时,规定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的驾驶人,在自动驾驶系统提出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请求时,应当响应接管请求并立即接管车辆。


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如何划分?《条例》主要规定:一是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由驾驶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二是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原则上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但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不适用驾驶人记分的有关规定。三是交通事故中,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上述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