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屏系统介绍

一、系统架构——电气设计和结构设计
电气系统 结构设计


二、MCU系统——主要功能



三、MCU——背光控制逻辑
①温度检测周期为 2000ms/次,采样3次平均值作为当前温度进行设定;
②70℃判定为:连续检测3次的平均值大于70℃,背光PWM占空比调低为当前亮度的80%
③80℃判定为:连续检测3次的平均值大于80℃,背光PWM占空比调低为当前亮度的40%;
④连续3次显示屏温度检出大于90℃温度或者主机测温度超过 X ℃时(X为环境温度85℃时,主机检测到的温度数值),拉低BL_ON_N,强制关闭背光;
⑤81℃判定为:连续一分钟温度检出小于81℃温度,并且通过温度比较,确认为下降时,背光PWM占空比恢复到到之前设定值。
⑥PWM占空比最低为5%
⑦当检测温度高于83℃之后,画面亮度自动调节变暗,此时用户不可以调高亮度。

四、电源模块


电源芯片选择就非常多,无论是TI、MPS、ROHM、立琦等等,基本上国际知名电源芯片DC-DC厂家都有可以选择的芯片,而且这些芯片不像MCU那样还比较局限。
五、电源模块——二级电源

这里的电源芯片的负荷最好保持40%以上的余量设计,避免由于瞬间电流过大导致电源芯片承受不了,因为很多后级负载在标定电流的时候,都只会标记最大电流和典型电流,一般在开机瞬间电流不会标记,个别容性负载的瞬间电流是规格书中的最大电流的2-3倍,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事情,很多由于成本设计因素,电源架构设计的余量只剩10%不到,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问题,只是这不是一个健康的设计。
六、电源模块——其他

显示屏的一级电源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是主机供电还是直接汽车B+供电导致,如果是主机供电,显示屏这边可以节省一些TVS管,因为主机那边已经是滤波过来的电压,比较稳定。

这里可以看到最开始上电是主机给过来的12V,然后是LCD显示屏的使能信号,然后是初始化LVDS信号,在初始化LVDS信号的同时,在同时初始化触摸相关的型号,然后是传输视频信号,等这些都准备好了以后,此时再打开背光,整个系统就开始工作。
七、对传模块——连接器

我们常见的显示屏和主机连接的座子目前来看90%都是这种HSD的双绞线形式,这里的座子有两种,一种是4PIN 的座子,这种时候就适合传输720P及以下信号,此时一对LVDS 的差分信号,一个12V电源,一个地。


八、对传模块——对传芯片方案
显示屏对传方案前装主流方案如下,车载通用方案显示屏主要以LVDS接口为主(此列举方案也都是LVDS接口显示屏);
— TI主要以FPD-link III为主,第三代全系兼容,依据显示屏分辨率所需带宽选择DS90UB924/DS90UB948;
— 美信7 2 0 P主要以GMSL1为主,1 0 8 0P以上主要以G MSL2为主,针对选择MAX9278A/MAS96752/MAX96776。

九、触控模块——TP触摸芯片的选择
8寸/9寸选用GA6571、ATMEL641TD
10.1寸/10.25寸/12.3寸/12.8寸选用GA6572、ATMEL1067、ATMEL1189

十、诊断模块
MCU可以侦测显示屏各功能模块工作情况并存储异常LOG日志,并可通过打印串口/CAN获取相关异常信息。监测背光芯片工作状态,出现异常存储LOG,并重新初始化背光;监测TP触控芯片工作状态,出现异常存储LOG,并重新初始化TP;监测LCD显示屏背光温度状态,出现异常存储LOG,并重新初始化显示屏;检测对传信号传输接口链路连接状态,出现异常存储LOG,并重新初始化对传。

十一、硬件架构系统主流设计方案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方案6

方案7
十二、软件交互系统设计


十三、机械结构系统设计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中汽中心工程院能量流测试设备上线全新专家
2025-04-03 08:46
-
上新|AutoHawk Extreme 横空出世-新一代实
2025-04-03 08:42
-
「智能座椅」东风日产N7为何敢称“百万级大
2025-04-03 08:31
-
基于加速度计补偿的俯仰角和路面坡度角估计
2025-04-03 08:30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施 L3级
2025-04-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