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立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脱手驾驶技术要求

2022-08-26 10:28:07·  来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8月10日,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提出,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牵头的CSAE团体标准《智能网

8月10日,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提出,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牵头的CSAE团体标准《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脱手驾驶技术要求》已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制修订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通过立项审查,现正式列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研制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汽车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加快。2021年,我国L2级自动驾驶功能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23.5%;2022年上半年提升至30%以上,年度有望超过35%。国内多数车企均推出L2级别以上车型,多数高级别自动驾驶车型搭载雷达、高精度地图,计算芯片和计算平台。部分车企宣称已具备L3级以上功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来看,To C端的L2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与To B端的L4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会在长时间内处于并存状态。脱手应用作为L2级功能演进的重要方向,受到了全球关注。美欧日主流车企纷纷推出具备长时间脱手驾驶功能的车型。2016年,凯迪拉克CT6就已搭载Super Cruise功能,在有高精地图支持的高速公路上实现长时间脱手驾驶。近几年,宝马发布HOO60脱手驾驶辅助系统,搭载3系、5系、X5等车型;福特发布Blue Cruise脱手驾驶辅助系统,搭载F-150和野马Mach-E车型;日产发布ProPilot2.0功能,搭载高精地图,在北美、日本的高速公路上实现脱手驾驶;丰田、本田等也推出了脱手驾驶辅助系统。


为了支持L2脱手驾驶功能的发展,全球正加速政策法规标准的制修订。日本《官民ITS构想路线图》提出2020年实现L2脱手商业化。欧盟发布《网联、协作和自动化出行路线图》,明确指出高速公路脱手/不脱眼(Hands-off/Eye-on)应用的路径。此外,在行业的积极推动下,WP.29正在探讨对UNECE R79法规关于脱手限制的修订。ISO也于2021年10月启动《道路车辆—部分驾驶辅助—有条件脱手驾驶系统的技术特点》(ISO 11585)标准制定,探索对脱手驾驶功能的使用行为。


图片


从在编的ISO 11585逻辑策略图(如上图)中可以看出,驾驶员监控系统(DMS)是实现L2脱手的保障,所有的判断都基于DMS系统监控到的驾驶员状态。关于DMS,国家标准《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正在编制中,目前已报批,可以作为L2脱手的支撑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脱手驾驶技术要求》标准适用于具备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M、N类车辆。本标准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脱手驾驶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图片


本标准将为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商、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测试机构提供指导,可为加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管理及深度安全测试方案提供支撑与参考。


《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脱手驾驶技术要求》标准项目已启动参编申报,欢迎行业相关单位联系报名。


本标准发起单位: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汽院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