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高压技术的法规分析及展望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市场渗透率13.4%。
而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2年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达到26.7%,提前3年超过了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2025年渗透率 25% 的目标。
真可谓“一骑绝尘”。
随着市场的强势爆发和技术的快速迭代,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大的痛点之一,里程焦虑,正逐步得到缓解。
政策规划
新能源汽车解决里程焦虑的两大利器,提升续航能力和减少充电时长。
长续航版本的动力电池屡见不鲜,如何减少充电时长,除了考验各汽车厂及配套供应商的技术实力,还需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撑。
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已提出: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交通部《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上述要求承接落实为:引导在城市群等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超快充、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工信部《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等系列标准修订发布。
关于大功率充电的顶层规划已逐层铺展开来。

什么是大功率充电
先来回顾一下2个中学物理公式
功率 P = 电压 U * 电流 I
可见提升充电功率只有2条路,提升充电电压 U or 提升充电电流 I。
热量 Q = I2 * R * t
电流I的增加将使电路成倍产生热量,且电流越大线缆越粗,提升电流从设计层面有先天的瓶颈。
目前主流充电枪的最大电流限制为500A,按照当前整车400V平台来换算,充电功率极限在200kW左右,远达不到350/500/1000kW等更大功率的充电需求。

那就只有提升充电电压了。
关于800V高压技术
如果你关注了2022年成都车展,一定对各品牌鱼贯而出的800V平台车型有深刻印象,有媒体将2022年定义为中国的“800V元年”。

其实800V平台概念早已有之,早期受限于关联零部件性能的限制,所谓的800V平台并非完全由800V部件组成,需要在车上增加电压转换设备,仅是缩短了用户的充电时长而已,实际用电器还是使用的400V电压。

最新800V高压超级快充技术,是一套动力电池和用电设备均为800V高压系统,无冗余升压装置的全新高压系统架构,包括超级快充系统、超低系统能耗、高性能电池、SiC电驱总成等。

其中整车高性能电池搭载3C/4C/6C等电芯,在360KW/500KW/1000KW等超级充电桩的加持下,充电速率可大幅提升,用户花费在充电上的时间,有望缩短至与燃油车加油时间相当,不再有补能焦虑。

同时,凭借SiC电驱三合一等技术,电驱效率得到提高,续航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大功率充电的法规支撑
国内方面,主管部门及行业机构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技术升级方案研究和验证以及相关部件系列标准的制修订。

有关大功率充电标准最新的法规动向及解读请参考电动汽车充电系列标准最新修订动向及影响
国际方面,由中国牵头提出的ChaoJi充电方案,有望将当前国际上以中国的GB/T20234、日本的CHAdeMO、美国的CCS1、欧洲的CCS2为代表的四种主流直流接口进行统一,并提供向前兼容方案,同时支持大功率充电、即插即充、充放电一体化、小功率直流化等新技术。

尾声
就像人生所有美好的希冀一样,800V+高压平台看起来很美,想要得到却没有那么简单。
最大的难点是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对于汽车厂来说,即使能突破充电系统、动力电池、电机及电气架构等一系列瓶颈,推出高电压平台的产品,但基础设施层面没有便利的超级充电桩来支撑,客户仍将面临无(高压)电可充的窘境。
其次,受关键零部件技术及成本限制,800V+高压技术短期内可能只会在高端性能车上进行搭载,想要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随着政策法规的完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渐普及以及关键零部件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终有一天电动汽车也会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实现超级快充的普及,改变这个世界。
那一天会远吗?
坚持下去很难,但一定很酷,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 下一篇: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 上一篇:国内首例开放道路“减员化”运营测试启动减员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挑战全球高温气候极端场地|中国汽研智能网
2025-02-24 20:26
-
EV/EVSE强检标准上路,Chroma为您全力把关!
2025-02-24 20:18
-
智能网联公司与澳大利亚ANCAP开展技术交流
2025-02-24 16:14
-
《汽车轮胎干路面制动距离试验方法》等团体
2025-02-24 16:13
-
突然解散!又一智驾公司总部封楼!
2025-02-24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