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AP十六年来推动汽车安全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2022-09-15 20:32:46·  来源:《中国汽车报》  
 
用车车对碰代替正面偏置固定壁障碰撞,针对新能源汽车增加侧面柱碰撞,新增更多主动安全测评项目……2021版C-NCAP测评规程为何会做出这些新要求?这些变化会给汽

用车车对碰代替正面偏置固定壁障碰撞,针对新能源汽车增加侧面柱碰撞,新增更多主动安全测评项目……2021版C-NCAP测评规程为何会做出这些新要求?这些变化会给汽车安全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请技术专家现身说法,对2021版C-NCAP测评规程做全面解读。


创新测评方法 新增领先内容


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向荣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C-NCAP 2021版测评规程首次建立了汽车碰撞相容性安全理念,引入更贴近交通事故实际的“车车对撞”,代替了之前的正面偏置固定壁障碰撞;首次引入了事故后及时有效救援的安全理念,增加了事故紧急呼叫系统E-CALL的加分引导;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安全,针对电动汽车设置了侧柱碰撞测评项目;并进一步丰富了主动安全的内容,增加了更多的主动安全测评项目,总体技术要求明显提高的同时,测评车型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如皮卡车等。


“车车对撞更加符合中国交通事故实际场景,同时也对车辆的安全设计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辆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既要保证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也要避免对其它车辆造成过大的攻击伤害。”李向荣介绍。“对车企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工程中心主任周大永表示,挑战确实存在,但是挑战的背后是可以快速推动车企汽车安全技术的快速迭代,车企也会积极应对,寻求新的安全设计方案,同时也必将对我国汽车安全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片


与此同时,C-NCAP 2021版呈现出诸多“中国特色”。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应的,C-NCAP在电动化及主动安全方面的测评也要“领先一步”。针对新能源汽车,21版规程增加了侧面柱碰撞试验,相比于侧面移动壁障碰撞,侧面柱碰撞过程中车辆受力更集中、车身结构变形量更大,对车辆的乘员保护性能和动力电池保护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入调查(CIDAS)数据分析发现:2018年之后,以电动小摩托和电动自行车为主的二轮车成为了中国交通事故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基于这一典型的国内交通事故特征,C-NCAP2021版设计开发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踏板式摩托车目标物,并增加独有的AEB车对踏板式摩托车测评场景。


顺应“智能化”趋势,C-NCAP 2021版还增加了更多的主动安全测评项目,提升了主动安全测评版块的得分权重。其中,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性丰富了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测评场景,新增了盲区监测、限速预警、车道偏离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主动安全系统的测试评价,希望通过更多主动安全测评项目的实施,引导推动市售车辆配备相关新技术以减轻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甚至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此外,21版规程新增了室内静态整车级灯光性能测评项目,相对于动态室外评测而言,室内测评受环境、场地条件影响较小,该测试方法更具有可靠性和稳健性。在创新测评方面,C-NCAP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规程难度增加引导汽车安全技术水平提升


过去十六年间,C-NCAP测评规程先后进行了5次改版升级,每次改版都对汽车安全有更高的要求。“C-NCAP规程的制订过程不是闭门造车,每次改版都会与国内行业企业及国外相关技术机构及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和征求意见。”李向荣表示,关于C-NCAP评级难度设置,一直秉持着“踮踮脚够得着”的原则,目前21版已与国际主流NCAP全面接轨,在部分测评项目实现了国际引领。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车辆安全技术总监沈海东介绍,以前,合资车型到中国参加C-NCAP测评,基本不会担心,有时候甚至在国外获得4星成绩的车型,在C-NCAP测评中都可以获得5星成绩。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随着C-NCAP测评规程的不断迭代升级,现在,合资车型都需要做更多的本土化研发、设计,才有可能在C-NCAP获得较好的成绩,这充分说明C-NCAP测评要求的不断提升。

图片


周大永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C-NCAP从2006年开始,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对推动我国汽车安全技术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C-NCAP 规程保持每三年换版升级的节奏,按照测评规程引导,车企不断地进行优化设计、提升车辆安全性能,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变化。“看到挑战,车企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才能应对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更多新安全挑战。”

经过C-NCAP十几年的推动,汽车前排安全气囊、安全带提醒装置、儿童座椅接口和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基本成为标配,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配置率显著增加。《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2018-2021)》数据显示,自2018年7月1日《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实施以来,共计完成了102款车型的测评。测评车型年平均综合得分率从2018年的75.91%提升至2021年的89.05%。可以看出,C-NCAP对于汽车行业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引导推动作用。


新能源和主动安全测评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新能源和主动安全测评内容的不断增加,是21版测评规程的一大变化,之所以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测评内容,源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也是C-NCAP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C-NCAP测评的原则体现。

随着智能化和辅助驾驶等功能的普及,主动安全已经成为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版测试规程中,主动安全的得分权重也从2018版的15%提升到了25%,“但是也没有一下子提升到很高,而是保持25%这样一个符合目前国内实际状况的权重,主要目的就是引导车辆更多的配置主动安全功能,并提升主动安全性能的各项技术水平,以最大限度提升车辆的安全性、避免碰撞事故或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李向荣如是说。在沈海东看来,C-NCAP在新能源和主动安全方面的测评,走在了世界前列,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作用。据了解,C-NCAP技术路线图结合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和智能网联技术发展趋势,未来将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测评的深度与广度,在传统被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主动安全测评场景将不断丰富,权重也将越来越大。

当下,C-NCAP测评要求的提升和中国制造汽车产品安全水平的进步,使得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尤其是在智能化电动化方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汽车安全等技术标准如何与国际接轨,C-NCAP持续发挥着协同共进的桥梁作用。

在C-NCAP建立之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屡次遭遇“碰撞门”事件,因不熟悉国外市场的规则,缺乏必要的技术修炼,出口产品在国外一些NCAP测评中表现堪忧,这让当时的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陷入危机。而随着C-NCAP测评体系的建立和测试水平的不断提升,C-NCAP在国际NCAP测评体系中话语权提升的背后,中国制造汽车产品的安全性在国际市场上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周大永介绍,吉利坚持安全第一的研发战略,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C-NCAP测评规程的要求,也是吉利进行车辆安全设计、研发的重要指标,吉利所有车型的安全开发框架内,都把C-NCAP的五星成绩作为目标,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吉利在 C-NCAP 测评中取得较好成绩的相关产品,在其他NCAP测试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为吉利汽车开拓更广阔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助推力。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中国在汽车安全方面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并不落后于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我们的测评体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从业人员和汽车安全开发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让我们的汽车安全技术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周大永表示,尤其是在新能源方面,中国的保有量最多,重视程度也要高很多,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的安全体系方面与汽车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领先半步,这也让我们的测评体系不亚于欧美的主流测评体系,甚至在某些细分项目上处于率先开展的状态,可以为其他国家的测评体系提供参考。


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简称“中汽测评”)是负责运营C-NCAP、CCRT等测评项目的管理机构。中汽测评以引领汽车行业进步、支撑汽车强国建设为使命,通过独立、公正、专业、开放的测试评价,服务消费者,当好选车购车参谋,促进汽车质量提升和新技术应用,助力中国汽车产品走向世界。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