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2022年10月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动力电池系统(附排行榜)
动力电池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犹如汽油之于传统燃油车,是车辆的重要能量来源,有时甚至是唯一来源。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动力电池系统内部除了作为能量载体的动力电池之外,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模组结构、控制系统等复杂的内部系统或结构,其技术整合难度和系统集复杂度可想而知,因此也成为专利申请的热门技术领域。
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AutoPat)以其独有的汽车技术三维导航体系为依托,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下设置二级技术领域“动力电池系统”,并对该二级技术领域进行进一步扩展,全面描述了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内容,并对相关专利进行了标引。
在此,基于2022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的动力电池系统领域公开和授权的专利数据,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权威发布“2022年10月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动力电池系统领域”,以供参考。
专利公开量TOP 20(含发明和实用新型)
2022年10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内龙头企业技术优势明显。在专利公开总量创新主体TOP 20中,仅有三家外资企业,蜂巢、中创新航、亿纬动力、宁德时代等供应商位居前列。

专利授权量TOP 20(含发明和实用新型)
2022年10月动力电池系统专利授权量按创新主体统计,蜂巢和中创新航同样位居前两位;在TOP 20中,国内企业占比90%,说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发展势头强劲。

发明专利公开量TOP 20
2022年10月动力电池系统领域发明专利公开量按创新主体统计,株式会社LG新能源位列第一,一汽股份、丰田的发明专利公开量均在20件以上,国外企业占据5席。

发明专利授权量TOP 20
与专利授权总量相比,2022年10月发明授权量TOP 20的创新主体中,国外企业占据50%,相较于专利授权总量的10%有大幅提升,说明国外企业的研发创新质量较高,国内企业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研发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级技术领域分析
2022年10月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构成中,电池系统与结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三者占比之和高达84%,尤其是电池系统与结构领域,电池箱结构、电池防护、电池组成技术是专利布局的重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锂电池单体和锂电池正负极依然是专利布局的重点;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电池管理系统专利布局集中在电池热管理和电池状态管理。由于电池系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为电池管理系统(BSM)进行电芯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在动力电池系统领域,电池管理系统(BSM)相关技术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数据来源: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
对比国内外企业的授权发明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国外企业的授权发明专利的技术领域分布与动力电池系统领域的公开专利分布情况基本一致,而国内企业则差别较大。该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专利公开与授权存在时间差,另一方面也呈现出国内企业在该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尚在构建之中;而国外企业在动力电池系统领域的技术发展较为领先,其专利布局已基本成型。


数据来源: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系统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企业的研发热度普遍较高,电池系统与结构成为国内外企业当前专利布局的热点,因此电池管理系统(BSM)相关技术也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发明专利授权率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内企业的研发创新质量还有待提高,其在动力电池系统的技术研发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下一篇:电机壳体冷却结构设计及热仿真分析
- 上一篇:《汽车测试报告》2022年7月下出刊目录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直播|车载高速以太网测试技术线上研讨会
2025-02-24 11:11
-
【方案】安全气囊高压钢瓶测试
2025-02-24 10:55
-
直播|德赛西威: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以太网测
2025-02-24 10:54
-
这片喧嚣的环境中,生产汽车的底线是什么?
2025-02-24 10:53
-
GB/T 44156-2024对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
2025-02-24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