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自动驾驶技术的功能安全保障

2023-04-19 11:05:26·  来源:汽车测试网  
 
自动驾驶技术的功能安全保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驾驶技术也正在逐步成熟,这种新型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然而,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其功能安全性的保障。无论是低等级的自动驾驶还是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其功能安全性的开发方法基本相同。


首先,在功能安全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场景危害分析,以定义安全目标和安全等级ASIL。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升级,其可控性指标C值会不断提高,导致安全目标的ASIL等级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比如在L4等级的自动驾驶中,需要两个满足ASIL D等级的制动系统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其次,在基于安全目标和系统初始架构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安全设计,并定义架构安全需求。安全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可靠性、安全性、性能等。在自动驾驶技术中,需要对车辆进行全面的安全设计,从而确保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车辆能够做到安全、可靠、高效的行驶。


最后,需要对功能安全设计及需求进行各层级的验证和确认。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多种验证方法,包括模拟、仿真、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自动驾驶技术中,需要对系统进行多方面的验证,包括环境识别、路况感知、规划控制等方面,从而确保车辆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功能安全性保障也带来了成本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大宗商品,汽车行业始终受到成本的限制。由于功能安全对开发成本的要求较高,导致其在企业中的落地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实现功能安全的开发成本和收益比是自动驾驶技术从业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困境呢?首先,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寻找更加高效的功能安全开发方法,同时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其次,需要加强合作与共享。汽车行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系统,需要跨行业合作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功能安全保障。同时,对于已有的安全技术和经验,也需要进行共享,从而加速整个行业的进步。这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性水平。


再次,需要加强监管与规范。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监管与规范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从技术、标准、测试等方面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严格监管和规范。这不仅可以保障用户的安全,同时也可以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需要加强用户教育与普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功能安全保障不仅需要企业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用户的理解与支持。因此,需要加强用户教育与普及,让用户了解自动驾驶技术的特点和安全保障措施,从而建立起用户和技术之间的信任关系。


总之,在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功能安全的保障。虽然在功能安全开发中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但只有确保了功能安全性,才能够让自动驾驶技术真正实现商业化和普及化。因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与共享、监管与规范、用户教育与普及,从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更好的功能安全保障。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