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2023-04-20 18:23:43·  来源:汽车测试网原创  
 
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汽车驾驶带来了更多的安全和便利,其中车辆导航辅助驾驶功能(NGP)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而RTK高精度定位则是NGP功能的前提,可以实现厘米级乃至毫米级的精度,使得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将其作为标配功能。但是,与传统的GNSS单机定位相比,RTK高精度定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保证高精度的定位能力。


RTK高精度定位的实现需要捕捉微弱的导航卫星相位信号,并在蜂窝网络的支持下对原始定位信息进行修正。然而,由于数据链路与GNSS卫星信号间存在很多干扰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干扰都会影响定位精度,甚至影响车辆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安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RTK高精度定位的原理。RTK全称为Real-Time Kinematic,即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基于GNSS技术,通过对接收到的导航卫星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算,得到车辆的位置信息。而与传统GNSS单机定位不同的是,RTK还需要利用基站信号进行差分计算,从而获得更加精确的位置信息。


具体来说,RTK技术利用两个接收机,一个位于车辆上,另一个位于基站上。基站接收导航卫星信号后,将信号经过处理后发送给车辆上的接收机,车辆上的接收机通过差分计算,得到更加精确的位置信息。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由于电离层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从而实现厘米级乃至毫米级的高精度定位。


然而,RTK高精度定位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电磁干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种电子设备、电力线路等的电磁干扰,这些干扰会对GNSS信号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定位精度下降。而对于RTK技术而言,由于需要在基站与车辆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种干扰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中断,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其次,RTK高精度定位还需要考虑到多径效应的影响。多径效应是指GNSS信号在到达接收机时,会经过多条路径反射、折射等,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存在多个时延,从而产生误差。而对于RTK技术而言,这种误差会进一步影响差分计算的精度,从而降低定位的精度。因此,如何减小多径效应的影响,对于实现高精度的RTK定位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智能网联汽车电磁兼容领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需要对车辆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包括对车辆各个部件的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进行测试,以及对车辆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定位精度进行测试,从而确定车辆在特定环境下的定位能力和安全性。


其次,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电子束处理、电磁屏蔽等手段来减小电磁干扰的影响。例如,在车辆内部可以采用金属屏蔽、线缆绕制等措施来减小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扰。在车辆外部,可以采用天线阵列和信号处理等技术来提高GNS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能力,从而减小多径效应的影响。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高效的通信网络。可以利用5G等高速网络技术,提供高速、低延迟的通信服务,从而保证车辆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同时,还需要建立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备选方案,如卫星通信、地面无线通信等,以应对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总的来说,保障车辆在道路电磁环境干扰下保持稳定且高精度的定位能力,是智能网联汽车电磁兼容领域的巨大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车辆的电磁兼容性和定位精度,包括对车辆进行测试、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减小电磁干扰、建立高效的通信网络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精度的RTK定位,保障车辆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安全。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