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 正文

基于控制变量的主动悬架系统动态响应设计与优化

2023-07-10 22:14:33·  来源:汽车测试网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的动态响应对于提高行驶安全性、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主动悬架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车辆悬挂控制技术,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和驾驶需求,实时调节车身的运动特性,从而提供更佳的悬挂效果。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控制变量的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响应设计,并介绍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中性模式、压缩模式和回弹模式。


一、悬架系统动态响应设计概述

在设计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变量来实现车身所需的响应特性。通过控制变量的调节,可以实现对车身与路面输入位移的动态调整。常用的控制变量包括反馈电流和误差信号。反馈电流通过测量装置(如LVDT和加速度计)获取,用于监测车身与车轮总成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误差信号则是通过对比反馈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得出的,用于控制执行器(如伺服阀)的调节。


二、中性模式

当车辆在非常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或停止时,车身与车轮总成之间没有相对运动,此时处于中性模式。LVDT和加速度计测量到的反馈电流为零,误差信号也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悬架系统的执行器(如EHSV的阀芯)处于中位位置,不进行调节操作。


三、压缩模式

当车辆遇到路面颠簸时,车轮组件会向上移动,导致车身与车轮之间的距离减小。此时,LVDT和加速度计测量到的反馈电流增加,误差信号也随之增加。同时,压力(P2)也会增加,使得执行器的阀芯向左移动。活塞室与油箱相连,使得油液能够通过活塞的运动流向油箱,从而保持车身基本保持在水平面上。


四、回弹模式

在坑洼回弹行程中,车轮总成向下运动,车身与车轮总成的距离增大。这导致反馈电流和误差信号增加。负误差信号(ie)使得EHSV的阀芯向右移动,实现对车身高度的调节。


综上所述,基于控制变量的主动悬架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反馈电流和误差信号来实现车身的动态响应。中性模式下,车身与路面没有相对运动;压缩模式下,车身会向下压缩以适应颠簸路面;回弹模式下,车身会向上回弹以适应坑洼路面。通过精确的控制和调节,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提供更舒适、安全和稳定的行驶体验。


总结:

本文通过介绍基于控制变量的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响应设计,详细阐述了中性模式、压缩模式和回弹模式的工作原理。通过选择合适的控制变量,并结合测量装置和执行器的配合,主动悬架系统能够实时调节车身的运动特性,提供出色的悬挂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悬架系统在提高汽车行驶舒适性、安全性和操控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主动悬架系统将成为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