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冷媒直冷 | 节点温差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性能影响
摘 要:
文章选用4种制冷工质,分析在不同的蒸发器出口空气温度、冷凝器出口空气温度下,节点温差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规律,并以单位换热面积的系统性能系数为目标函数,对平行流换热器的总 换热面积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所选工质,随着节点温差的增大,制冷系统性能系数降低,换热器面积减小,而目标函数值先升高后降低,即存在最优节点温差使得制冷系统经济性能最佳;在设定的工况条件下,R245fa、R1234ze、R134a、R123对应的最佳冷凝器节点温差分别为4,4,6,4 ℃,最佳蒸发器节点温差分别 为22、20、20、24℃;采用 R134a制冷剂时,当蒸发器出口空气温度为15 ℃、冷凝器出口空气温度为45 ℃时, 单位换热面积的系统性能系数最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1]。目前,国内外还有很多汽车空调仍然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 没有从节能节材角度开展制冷系统的优化匹配设计[2]。
节点分析法是在能源利用系统中对换热器的 换热效果和取得最大能量回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 种方 法,适 用 于 有 机 朗 肯 循 环 (organicRankinecycle,ORC)系统的优化以及制冷系统的优化[3]。在蒸发器的空气侧,节点温差对湿空气的凝结有 着重要影响,湿空气首先与冷壁面接触实现降温, 当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壁面上水蒸气开始 凝结[4]。文献[5]发现冷壁面温度是影响湿空气 对流传质的决定性因素;文献[6]通过热湿交换的 数值模型及实验研究,得到湿空气流速对凝结换 热过程的影响规律;文献[7]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 湿空气流速对冷凝器冷凝传热规律的影响。
本文针对不同的制冷工质 R245fa、R1234ze、R134a、R123,采用节点分析法对汽车空调制冷系 统的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进行优化,建立自 定义函数f=CCOP/At,即单位面积的制冷系统性能系数(COP)为 优化目标函数,研究换热器面积和制冷系统性能系数 的匹配关系,从而确定优选工质;分析优选工质在 不同的蒸发器出口空气温度、冷凝器出口空气温 度、蒸发器进口空气风速等工况条件下,节点温差 对系统换热经济性能的影响。
1 平行流换热器模型及性能分析
1.1 平行流换热器结构及制冷工质的选择
平行流换热器百叶窗翅片结构如图1所 示, 制冷剂在多孔扁管内流动,通过集流管和隔板将 制冷剂侧的流动分成若干个流程,空气侧采用波 纹形百叶窗翅片。
图1中:FP为 翅 片 间 距;LL 为 百 叶 窗 长 度;FL 为翅片高 度;Fd 为 翅 片 宽 度;LP 为 百 叶 窗 间 距;θ为百叶窗角度。
制冷工质的热物性是影响制冷系统性能的关 键因素之一,综合考虑其环保性、安全性、经济性 等,选择 R245fa、R1234ze、R134a、R123工质为研 究对象。
4种工质的热物性参数见表1所列。本文采 用的各制冷剂物性数据来自 REFPROP数据库。表1中:ODP为消耗臭氧潜能值;GWP为全球变暖潜能值。
1.2 制冷系统的热力分析
汽车空调制冷循环压焓(p-h)曲线如图2a所 示,温熵(T-s)曲线如图2b所 示。图2a中:1→2 为压缩过程;2→5为冷凝过程;5→6为节流过程;6→1为蒸 发 过 程。空 气 温 度 与 工 质 温 度 的 最 小 传热温差即为节点温差[8]。一般蒸发器节点温差 在空气出口和制冷剂进 口之间,用 Δtep 表 示,Δtep=ta6-T6,冷凝器节点温差在ta3与 T3 之间, 用 Δtcp表 示,Δtcp=T3 -ta3。节点温差不仅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还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节点温差为控制变量,调用工质的热物性参数,计算空气侧和制冷剂侧换热面积。计算工况条件为:蒸发器空气进口温度ta1=26 ℃;冷凝 器空气进口温度ta5 =35 ℃;过 热 度tsup=10 ℃;过冷度tsub =5 ℃。通过改变工质的节点温差Δtep、Δtcp、蒸发器空气出口温度ta6、冷凝器空气出口温度ta3,研究热力学参数随蒸发器节点温差的变化规律,优化单位换热器面积的性能系数,达到制冷系统的最佳性能匹配。
系统计算流程如图3所示。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2.1 制冷循环性能随节点温差的变化规律
蒸发器空气进口温度ta1=26℃、冷凝器空气 进口温度ta5=35 ℃时,4种工质的制冷系统性能和换热器面积以及自定义函数f随节点温差的变化规律如图4~图6所示。
由图4a可知:随着 Δtep从2 ℃增加到30℃,R245fa、R1234ze、R134a、R123的 COP值均逐渐 减小,且 R245fa和 R1234ze的 COP值大小变化 非常相近;随着 Δtep从0 ℃增加到16 ℃,对同一个 Δtep,COP值 的 大 小 依 次 为 R134a、R123、R1234ze、R245fa。由图4b可知:随着 Δtcp从2℃ 增加到30 ℃,R245fa、R1234ze、R123的 COP 值 均逐渐减小,R134a的 COP值 先减小 后 增 大;对 同一个 Δtcp,COP值的大小依次为 R134a、R123、R1234ze、R245fa;对 于 R134a,最 大 COP 值 比 最 小COP值 大44%。从 COP 值可以看出,R134a工质在汽车空调制冷循环中具有更好的热力性能。
由图5a可知:随着 Δtep从2 ℃增加到30℃, R245fa、R1234ze、R123、R134a的 At 值均呈现先 快速减小、后逐渐缓慢减小的变化趋势;对同一个Δtep,At 值 的 大 小 依 次 为 R245fa、R123、R134a、R1234ze。由图5b可知:随着 Δtcp从2 ℃增加到 30 ℃, R245fa、R1234ze、R123、R134a的 At 值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对 同 一 个 Δtcp,At 值 的 大 小 依 次 为 R245fa、R123、R134a、R1234ze,且 Δtcp= 2 ℃、Δtcp =30 ℃ 时,R245fa的 At 比 R134a 的 At 值分别多17%、28%。对于 R134a,最大At 值 比最小At 值大65%。因 为 换 热 面 积 太 小,换 热 效率会降低,换热面积太大,换热器耗材会增加,所以需要选择适中的换热面积。
由图5还可以看出,相较于冷凝器节点温差, 蒸发器节点温差对总换热面积At 值的影响更大。
由图6a可知:随着 Δtep从2 ℃增加到30℃,R245fa、R1234ze、R134a、R123的 f 值 均 先 快 速 增大 后 缓 慢 减 小,但Δtep=30 ℃ 时 的 f 值 比Δtep=2 ℃时的f 值大;R245fa在 Δtep=22 ℃时 出现拐点,R1234ze、R134a在 Δtep=20 ℃时出现 拐点,R123在 Δtep=24 ℃出现拐点。由图6b可 知:随 着 Δtcp 从 2 ℃ 增 加 到 30 ℃,R245fa、R1234ze、R123的f 值均先 增 大 后 减 小,R245fa、R123 在 Δtcp =4 ℃ 时 达 到 拐 点,R1234ze 在 Δtcp=6 ℃时达到拐点;R134a先 在 Δtcp=4 ℃时 达到第1个拐点,逐渐上升在 Δtcp=22 ℃时达到 第2个拐点,之后f值快速增加。
从图6还可以看出,相较于冷凝器节点温差, 蒸发器节点温差对f值的影响更大。
综合考虑制冷系统 COP值、换热总面积 At、 自定义函数f以及 R134a对环境友好等特性,选 用 R134a作为 汽 车 空 调 制 冷 剂 比 较 合 理。通 过 分析冷凝器 节 点 温 差 和 蒸 发 器 节 点 温 差 对COP值、At、f的影响可知,蒸 发 器 节 点 温 差 产 生 的 影 响较大.
2.2 节点温差对 R134a系统性能的影响
2.2.1 不同出口空气温度ta6下的结果分析
工质 R134a在蒸发器不同空气出口温度ta6下,蒸发器节点温差对单位面积的制冷系统性能 系数f的影响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ta6分别 为5、10、15、20 ℃时,随着蒸发器节点温差 Δtep从 2 ℃增加到30℃,f 值均呈先增大后22 ℃时出现拐点;在 Δtep=2 ℃、ta6=20 ℃时的f值比ta6为5、10、15 ℃时 低;ta6从5 ℃增加到20 ℃,f 值呈逐渐增大的趋 势。在Δtep为2~4 ℃时,达到同一个f 值,ta6= 10℃需要的节点温差最小;在 Δtep为4~6 ℃时,ta6=15 ℃ 需要的节点温差最小;在 Δtep为 2~ 8 ℃时,ta6=20℃需要的节点温差最大;在Δtep为 6~22 ℃时,ta6 =20 ℃需要的节点温差最小;在Δtep为22~30 ℃时,ta6=15 ℃时 的f 值 远 大 于ta6为5、10 ℃的f 值,这是由于 COP值的变化比换热面积的变化快,COP 值增大,所需换热面积减小,经济性能增加。可见,增加ta6换热温差会 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蒸发器的换热量。因此,蒸发器空气出口温度不易过高,ta6=15 ℃时经济性 能比较好。
2.2.2 不同空气出口温度ta3下的结果分析
工质 R134a在冷凝器不同空气出口温度ta3下,蒸发器节点温差对单位面积的制冷系统性能 系数f的影响如图8所示。
由图8可知:ta3分别为43、45、47、49℃时,随 着蒸发器节点温差 Δtep从2 ℃增加到30 ℃,f 值 分别在 Δtep为20、20、22、22 ℃时出 现拐点;ta3从 43 ℃增加到49 ℃,f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 f值的大小接近。对同一个f值,ta3=43 ℃时需 要的节点温差最小,ta3=49 ℃时需要的节点温差 最大。因此冷凝器空气出口温度不易过高,选择 比进口温度高10℃左右的出口温度,换热效果比较好。由图8还可以看出,冷凝器不同空气出口 温度ta3对单位面积的制冷系统性能系数f值的 影响不明显。
3 结 论
本文模拟了不同工质、不同蒸发器出口空气温度、冷凝器出口空气温度下节点温差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所选工质,均存在一最佳节点温差, 随着节点温差的增大,系统COP值降低,换热器面积减小,而目标函数值先升高后降低,即存在最 优节点温差使系统的经济性能最佳。
(2)R245fa、R1234ze、R134a、R123对应的最 佳冷凝器节点温差分别为4,4,6,4 ℃,最佳蒸发 器节点温差分别为22、20、20、24 ℃。
(3)考虑热力性和经济性,采用自定义函数, 即单位面积的制冷系统性能系数f,f 值越大,系 统综合性能越佳,在设定的工况条件下,R134a性能最佳。在蒸发器出口空气温度为15℃、冷凝器 出口空气温度为45℃时,对应的蒸发器节点温差 为20 ℃。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直冷仿真模型已经能够完整的分析制冷剂的蒸发沸腾过程,体现蒸发过程的干度、过热度、蒸发温度、蒸发压力、焓差等参数,能够模拟PID控制逻辑,实现与整车同步的仿真控制能力。可以用来指导直冷板的方案设计,优化直冷系统温差等。
Starccm直冷仿真分析
几何模型前处理:模型简化+干涉处理+二次装配,依据仿真需求对电池结构进行解析,合理合适的简化。依据仿真条件增加合理的边界条件,更加真实的模拟实际工况。
网格修复和网格尺寸划分技巧:压印+穿刺面处理+网格划分,5分钟解决大多数人头疼的数以百计千计的破损面/自由边/非流型边问题。快速便捷的实现对几何模型错误的修正,提高star-ccm的容错度,提高直冷仿真的精确度;电池包网格划分,讲解基于直冷仿真中对制冷剂的网格尺寸的控制方法;
直冷仿真模型建立:通过讲解直冷仿真模型的选择技巧以及各类参数的具体应用方式等讲解,帮助大家理解直冷仿真中,如何将真实的物理现象有效的简化为仿真中可以实现的模型,通过仿真模型高效的进行直冷系统的仿真评估;
直冷仿真参数解读和优化:基于仿真结果所表现的信息,解读直冷仿真中应用的数据,通过数据的表现反向推导优化方向;
一维Amesim和starccm+联合仿真
Amesim搭建一维直冷仿真模型:讲解如何通过Amesim搭建放电、快充以及快充+静置+放电等循环工况的工况模型,实现在Amesim中完成热管理策略+工况切换的计算方式;
一维和三维耦合仿真结果数据解读:直冷性能优化,通过行车工况、充电工况、高温、常温、低温等工况下的仿真结果分析,为大家解析直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以及针对不同结果所提出的优化方案,最终达到最优的温差控制和温度控制等目标;
-
汽车测试网V课堂
-
微信公众号
-
汽车测试网手机站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荷兰Zepp氢燃料电池卡车-Europa
2024-12-22 10:13
-
NCACFE -车队油耗经济性报告(2024版)
2024-12-22 10:11
-
R54法规对商用车轮胎的要求(上)
2024-12-22 10:10
-
蔚来ET9数字架构解析
2024-12-22 09:53
-
4G/5G网络新时代的高效紧急呼叫系统NG-eCal
2024-12-20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