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DYNA隐式算法的车门下沉刚度分析

2024-01-24 10:37:17·  来源:cae爱联盟  
 

摘 要:四门两盖是乘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门作为重要构件,应当具备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抗振性能,本文利用LS-DYNA 隐式算法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为车门设计验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引言

图片

车门是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车门刚度不足,容易造成车门开启困难、密封不好、漏风渗雨等问题,从而导致车门产生噪声和振动,大大降低乘坐舒适性,使得人员体验度下降,降低产品质量。因此,对车门进行下沉刚度分析很有必要,有限元分析是验证车门刚度的重要手段。


Hyperworks是汽车行业广泛应用的前后处理软件,其与多个求解器软件有很好的接口,比如Abaqus、LS-DYNA、Nastran、Ansys、O p t i s t r u c t等,汽车行业一般用Hypermesh为其他求解器搭建有限元模型。LS-DYNA能够模拟真实世界的各种复杂问题,非常适合求解三维非线性结构的碰撞、金属成型等非线性动力学冲击问题,以Lagrange算法为主,兼有ALE和Euler算法,以显式算法为主并有隐式算法,是通用的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


本文利用Hyperworks软件对车门建立有限元模型,在Hypermesh中搭建LS-DYNA求解器的CAE模型,在LS-DYNA中用隐式算法进行求解,对设计车前车门进行下沉分析,以了解其抵抗垂向变形的能力,为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图片

2 某轿车前车门有限元模型

图片

针对某新型电动乘用车前车门下沉分析所用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图片


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对模型进行几何清理和几何简化,对薄板进行抽中面处理,铰链保留实体,划分实体单元,截取白车身部分,用铰链与其连接,白车身和车门部分用点焊和二氧化碳保护焊连接,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玻璃用胶粘连接。网格采用四边形、三角形和四面体单元,用8mm大小划分网格,三角形单元总数不超过5%,该有限元模型重量为25.6Kg,节点数量为264882,单元数量为255874。

图片

3 前车门材料属性

图片

前车门所用材料属性如表1所示。

图片


4 边界条件


4.1 约束


约束车身断面处的平动自由度;约束车身与底盘连接处的全部自由度;约束锁扣处的侧向平动自由度;考虑铰链与侧围外板和车门内板之间的接触作用;考虑侧围外板和车门内板与各自加强板之间的接触作用。


4.2 载荷工况


Step1:施加车门总成自身重力;


Step2:保持车门自身重力,在门锁处施加沿Z 轴负向的载荷1000N;


Step3:保持车门自身重力,移除外载。


其约束和载荷工况如图2 所示。


图片

图2 约束和载荷工况

图片

5 计算结果与分析

图片

5.1 工况一


车门在自重工况下的位移云图如图3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车门在自重下的最大变形量为1.78mm,发生在车门右上角。车门在自重工况下两铰链处的应力云图如图4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下铰链处所受应力较大,最大应力值为255MPa。


图片

图3 自重下车门的Z 向位移


图片

图4(a)上铰链附近区域应力云图


图片

图4(b)下铰链附近区域应力云图


5.2 工况二


车门在保持车门自身重力,在门锁处施加沿Z 轴负向的载荷1000N 工况下的位移云图如图5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车门在自重下的最大变形量为9.83mm,发生在车门右上角。车门在保持车门自身重力,在门锁处施加沿Z 轴负向的载荷1000N 工况下两铰链处的应力云图如图6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上下铰链处所受应力相差不大,最大应力值为386MPa。


图片

图5 门锁处施加沿Z 轴负向的载荷

1000N 车门的Z 向位移


图片

图6(a)上铰链附近区域应力云图


图片

图6(b)下铰链附近区域应力云图


图片

图7 移除外载工况下车门的Z 向位移


5.3 工况三


车门在保持车门自身重力,移除外载工况下的位移云图如图7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车门在自重下的最大变形量为3.07mm,发生在车门右上角。车门在保持车门自身重力,移除外载工况下两铰链处的应力云图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下铰链处所受应力较大,最大应力值为278MPa。


图片

图8(a)上铰链附近区域应力云图


图片

(b)下铰链附近区域应力云图


图片

图9 门锁处的垂向位移变形图



表2 门锁处垂向位移

图片


6 结论


通过对车门在三种不同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出门锁处的垂向位移变形图,如图9 所示。在车门下沉分析过程中,主要评判指标是门锁处的垂向位移是否小于目标值,从表2 可明显看出,在自重下,门锁处垂向位移为1.27mm,在工况二下,门锁处的垂向位移为7.46mm, 卸载后的残余变形为0.79mm,该车门门锁垂向位移均小于目标值,符合设计要求,估可应用在实际车型中,为车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谷同金,张代胜. 某型货车车门下沉刚度分析及改进设计[J]. 汽车科技,2012:36-38.

[2] 谭继锦,张代胜. 汽车结构有限元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邢艳云,高婷婷. 轿车车门下沉刚度分析及改进设计[J]. 天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9.

来源:百度学术

分享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沪ICP备11026917号-25